起码我认识的生意人中,依赖贷款的是少数
【本文来自《两部门: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好像越来越明白
- 20万,不用还吗?显然不是。不用利息吗?也不是。生意百分百赚吗?也不是。等你花得差不多如果还还不上钱你会继续借吗?你百分百会。赚了钱后你会继续贷款想着把生意做得更大吗?大概率会的。扩大投资你还能确保顺风顺水继续盈利吗?你肯定认为能,但实际上大概率不能。总而言之,你如果习惯了贷款,那么大概率你从此就只剩肉身,再无灵魂,如同行尸走肉。
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哦,赚的就是一个风险钱。相对于信息全部掌握在其他人手中的股市基金,自己做生意起码能看得见预期,亲自做知道问题在哪如何改进。
过了创业初期有了稍微稳定一些的现金流之后,是否做大得看市场与自身能力,不是说稳住了直接扩充产能。无脑扩充产能肯定是作死。
是有人会依赖贷款。但不是所有人都会。起码我认识的生意人中,依赖贷款的是少数。
-
00年的时候我爸与人合资创业,项目是鸭绒被,四人合伙贷款投资一百多万,半年后就是喜闻乐见的内讧,销路不佳无法消化产能导致两人要分了撤离,离开后我爸和另一人也没啥心思了,一个乱搞财物,一个乱搞男女关系,我家差点散了。关门后分了分锅,还倒欠十几万。
-
前几年我爸和我叔又合伙投资八十多万做全屋定制,这次我参与设计加工并详记进出财务,第一年还好没矛盾,第二年的时候我叔想要扩大项目做木门,理由是充分利用废料。我出于订单、场地限制以及现金流没同意。解决办法是占用部分厂房他单独投入,财务分开记账。今年第五年了,一个项目繁杂销路只能靠自己,一个利用资金充裕能稳定得到订单。我估摸着再过三四年他退出我得收机器。
-
仅针对制造业,不包含金融与服务业,投资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必须有确定订单才能投资,不能投资完了再找订单。而20万是个比较合适额度,这个额度就算全亏了,正常人只要肯吃苦,三年时间也能还个七七八八,再找亲朋过桥将高利率置换为低利率,问题就不是很大。但是能换一个快速入场的机会,很多时候,机会错过就是错过了。
-
从投资角度上看,需要看项目前景确定投资额度,只要有订单,利润很容易覆盖利息。贷款百万年息也就六到八万,就当是多雇了个吃干饭的,支出并不是很大。
稍微稳定后肯定要做的是控制风险,贷款肯定是要先还掉的。而赚了钱后立刻扩充产能绝对是作死行为。扩充产能永远是按照订单,有订单才扩充产能。已经不是产啥卖啥的年代了,而是要啥产啥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