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流动支付可以在中国成为主流,但在西方不可能

中国在疫情以后的确有许多变化。我以前回国,甚至十多年前,都能在上海的星级酒店直接刷外国信用卡做担保金的。毫无问题。可是现在好像以前简单方便的手续都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这也就算了,毕竟中国可能是在试验和西方金融脱钩的方式,因此造成外国人支付不便甚至完全不可能也不奇怪,而且处于国家安全位置的考虑我等平民百姓也无话可说。

好笑的不是这个,而是一群无知傲慢的网民居然用“我们的支付技术领先世界,独步全球”这种可笑幼稚的口号不仅是为了找台阶解释,而是美化这种明显的问题。

二维码移动支付这种原始的东西只可能在中国和印度这种并不富裕但人口众多的国家才会如此兴旺。不是因为技术先进,也不是因为网络发达,而是因为这种国家都有巨额数量的不受管理的小商贩。这些人没有市场监管,不向政府纳税,不需要做帐记录,也不向顾客提供售后服务,全靠廉价薄利多销和尽量压低成本来维持生意。因此他们不需要销售终端提供的任何关于记账,报税,结算,银行入账等功能,他们只要把钱收进他们的微信钱包即可。和现金买卖毫无区别,还少了找客人零钱这个时间成本。

支付宝本来就是网购支付系统,有现成客户群可以在手机上推广。微信同样,本来就是人人都用的社交媒体,现成的客户群体已经存在。而中国的正规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根本不想介入支付这个行当,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提供的正规服务并不是海量的小商贩们想要的。这才是中国(还有印度)流动支付如此兴旺的根本原因。和技术啊,网络啊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

只是因为这个不记账,不纳税,不负责,也没人管,大家捞了就跑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西方国家像澳大利亚,无论你是大商场还是小饭馆,都是登记过的业主,都有公私独立的银行帐户。定期需要上报营业额和利润,作为报税和租金谈判的依据。无论业务规模,都是同样的管理流程和文件要求。所有金额记录都能追寻查账,因此销售终端是必不可少的商业设备。

这也就是中国的这种一笔糊涂账的流动支付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的原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