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之光”贝聿铭:“富十五代”的家族,8个字的传世家训

500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这位享誉全球的大师,自1935年学习建筑开始,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一生获奖无数,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这位老人,在他传奇的百年人生里,获得了一位建筑师能拥有的全部荣誉。

然而跟这些光环相比,更传奇的是,他“富十五代”的身份。

贝氏家族,一直被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到贝聿铭,更是将家族名望推到了鼎盛。

他们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让人不禁好奇,这个家族与这位老人,是如何互相成就的。

500

先祖的故事:勇于挑战,迁居苏州

贝氏族人的发迹,可以追溯到元末。

为了躲避元末战乱,贝氏从北方迁移到了浙江金华。

这里丘陵遍布,气候宜人,盛产草药。

跟很多当地人一样,贝氏也以贩卖草药为生。

明代嘉靖年间,贝兰堂带领家人移居苏州,成为贝家迁吴第一世

这位先祖选择苏州,而不是别的城市,他并不是在碰运气。

当时的苏州,可谓是“吴中名医,灿若群星”

作为一名医者,贝兰堂选择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落户,而不是偏安一隅小富即安,贝氏族人的坚毅和敢于挑战的勇气,也许从那时起,就已经融入了血液之中。

在苏州各路名医的光环下,贝氏一族仍是逐渐站稳了脚跟。

一直到贝家第六世贝潜谷和七世贝慕庭父子二人勠力拼搏,终于将祖传小生意发展成了江浙地区最著名的药材行。

到了乾隆年间,贝慕庭跻身苏州城中四大首富。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造访苏州的时候,都会指定住在狮子林,至今园中仍然留有乾隆题词的“真趣”匾。

500

那时的贝氏族人,从未奢望过,这座皇家园林,有一天会成为自己自家子孙的私产。

从先祖迁居至今,贝氏家族已经在古城苏州绵亘生息600多年。

也正因此,尽管贝聿铭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3个月,但他仍然认定自己是苏州人。

1999年,贝聿铭接到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任务后,曾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

500

500

乐善好施,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句话后来被演变成更加通俗易懂的一段话: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到今天,就成了常说的“富不过三代”。

然而贝氏一族,能够传承十五代,靠的确实是“道德传家”。

贝氏历来有祖训:乐善好施,诗书传家。贝家的每一代都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三世贝和宇,受人委托代销中药制品。谁料强盗突然破门抢劫,在危急之中,贝和宇最先想到的不是赶紧收拾好自己的财物,而是带着存放那位湖州商人药款的盒子迅速转移。

等回到店内,自家钱款早被洗劫一空,唯有别人委托存放的钱款带在身上,安然无恙。贝家却因祸得福,赢得了诚信的好名声,生意也越做越大。

六世贝潜谷时,已经被当时的人称作“贸易为生,累代行善”。

七世贝慕庭(名绍溥,1705—1769)更是大慈善家。乾隆七年他在苏州建立社仓,率先捐谷五百石。平时常救济族人、施药施棺、建桥修路。

他设立义仓赈济灾民,如果遇到米荒,还会把自己的库存粮食按照市价的三分之二卖给市民;在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更是将数万两银子的债券当众销毁。

贝慕庭65岁时,身患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将大量财物布施给周围的穷苦人家。做完这一切,老人家端坐椅中,从容而逝。

贝聿铭就是潜谷一支的直系后代:

贝潜谷(第六世)→贝慕庭(第七世)→贝模(第八世)→贝廷荦(第九世)→贝墉(第十世)→贝省三(第十一世)→贝康侯(第十二世)→贝理泰(第十三世)→贝祖诒(第十四世)→贝聿铭(第十五世)

十世贝墉是一代收藏大师,有万卷藏书,和上千卷名人真迹。可惜太平天国席卷江南,将其多年收藏烧毁。

十二世贝康侯(名晋恩,1825—1886),本是一介书生,为报家国之仇,与家人避难到上海后,马上去拜见了远在杭州的左宗棠。从此成为了左氏的财经幕僚,最终以三品衔道员的身份告老还乡。

贝康侯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还乡之后的一个善举却对贝氏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7年,贝康侯在狮林寺巷购屋近百间重设贝家祠堂,并捐田五百亩创办“留余义庄”,以租米周济贫困的男女族人。

义庄规定,每位无以自存的族人每月都可来领取二十多斤的大米以维持生计。义庄还举办义塾,免费供族内子弟求学,如果考取秀才,还有四千文钱的奖励。

贝氏家族的贫困子弟为此受益良多并终身感激,其中就有日后被称为“颜料大王”的苏松巨富贝润生(名仁元,1870—1945)。

贝润生在族谱上属于“蘅山支”,其先祖是六世贝潜谷的哥哥贝蘅山。

“蘅山支”一向人丁寥落,家业衰败,到了十三世贝润生这一代,更是从小靠着义庄的月米才被抚养长大。

贝润生十六岁时被人介绍去上海做学徒,其行装也由义庄置办。因此,他一辈子对贝康侯的子孙及其留余义庄都满心感恩。

贝润生去了上海,靠经营德国颜料发迹之后,怕子孙挥霍家产,于是大量购置午夜,从“颜料大王”,又成为了上海滩的“地皮大王”

贝润生在上海购房之余,还在苏州乡下买田一千五百亩。而贝润生的一个善举,竟然庇佑贝家子孙躲过了更大的灾劫。

原来贝润生一直牢记当年贝康侯设立的留余义庄对自己的恩惠,于是三十年代将自己在苏州的田产全部捐出成立“承训义庄”,继留余义庄以后更加热诚地为贝氏族人服务。

正是这一决定,让贝家在土改时期被定性为可以合作合营的“民族资本家”,而不是作为阶级敌人、清算对象的“工商大地主”。

1917年,贝聿铭出生。同年,贝润生花了9900银元购置下早已荒废的狮子林,又花了八十万银元买下周围一千多亩地的民房宅基并打通狮子林进行整修,园林壮丽,气象奢华。

500

贝润生没有把狮子林变成他的私家园林,而是全族共用,作为承训义庄的办事处,也是家族祠堂和家族学校的所在地。后来苏州人将“狮子林”作为贝氏家族之代称者,即来源于此。

狮子林刚一进入,只觉得庞大,通道似乎也十分清楚,但走着走着就出现了岔路,被其中一条引导着越走越深,就很难找到来时的路了,听到同伴的声音,甚至看到人在哪里,竟然找不到过去的路,但一下子又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了。据说这座假山群分上中下三层,21个山洞,九条曲径,真是个变幻莫测的石头迷宫。

都说童年接受的熏陶会影响终生。贝聿铭童年在狮子林度过了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狮子林的曲径通幽、禅宗寓意,也深深影响了贝聿铭,启迪了他对于建筑最初的审美和灵感,产生了美学的萌芽。

成名后,他曾赞叹苏州园林的迂回曲折之美,认为其在有限空间内给人无限遐想,并称这成为他个人创造力的启蒙。

“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后来功成名就的贝聿铭如是说。

命运就是这样神奇。贝聿铭祖先的善举帮助了族人贝润生,贝润生购入的狮子林又启迪了贝聿铭的建筑灵感。这个家族靠着“乐善好施”这个家训,实现了互相成就。

很多富豪家族最多只能算是暴发户,难得的是富而不骄,乐善好施,才算是真正的名门望族。

贝润生与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还共同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二人对苏州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十三世贝理泰,1922年起连任苏州总商会会长7年,先后发起募捐巨款开辟了从阊门到虎丘的马路,时称"新马路",担任过吴县救火会会长,博习医院、振华女子中学董事等,对苏州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建树颇多。

500

左一贝聿铭,左四贝祖诒,左五贝理泰

解放前夕,孔祥熙一人就卷走了一亿三千万美元,而贝聿铭的父亲、时任中银总裁的贝祖诒远走美国之时却没拿走一分公款。

乐善好施、诚信正直,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这个家族能够十几代财富传承不断的原因。

500

重视孝道

贝氏家族遭遇过两次重大劫难,第一次是贝家五世的经历。

贝家四世贝启祚是崇祯年间的礼部儒士,在顺治二年(1645)过世,年仅三十二岁。五世贝珽当时只有七岁。

贝启祚遗孀程氏绝食数天,本想殉节,最终在公婆劝说下回心转意。后来程氏一人起早摸黑,绩麻纺棉维持一家人生计,仍然三餐难以为继,穷到上不起学。

幸好程氏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列女传、女儿经、朱柏庐治家格言,于是亲自教子读书写字。就这样供养公婆、抚养孤儿,苦志守节三十四年,最终卒于康熙十八年,享年六十一岁。

五世贝珽长大之后经营药店有方,且遵循“乐善好施”的祖训,经常施药救人惠泽乡里。七十三岁时,被推举为“乡饮介宾”,就是本州县内德高望重的士绅里年纪第二的被称为“介宾”。

席间贝珽含泪讲述了先母艰难的养育之恩,后来官府赐了匾额,上书“不愧所天”,还题了“节孝”二字。

及至七世贝慕庭,将其曾祖母的感人事迹具呈江苏巡抚,再经礼部奏报,乾隆三年(1738)旌表“节孝”,且在山塘桐桥西侧立坊建祠。

在1959年修筑双轨铁路及1998年建北环路万福桥时,节孝祠前后祠宇分别毁损。

2008年5月8日,贝聿铭的胞弟贝聿昆参加了节孝祠东移50米的开工仪式。

500

贝氏一族重视孝道,这样一个大家族,多年来也没有传出过内部纷争。

一家人长幼有序,母慈子孝,这也是贝氏能长生不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00

重视教育,男女都要读书

贝氏家族自元朝末年,有幸躲过了历朝战乱,在苏州传承了十几代,却差点在“十年浩劫”中覆灭。这也是贝氏家族的第二次灭顶之灾。

贝家很早就"识时务"地将大部分财产上交出去了。无一例外,所有贝氏族人都很从容地交出了全部财富,银行交出去了,电力、燃油和染料的经营权移交了,在法租界南阳路170号老上海称为贝家花园的洋房搬空了,狮子林一晚之间遣散了32位仆人,主人搬去了西花桥巷的几间平房。

他们都很明白:这场革命无非是要将有产者变为无产者。

他们都很自信:有一样东西谁也拿不走——知识。

贝家历来重视教育,男孩女孩都要上学,而且有一条祖训:男丁必须做事。

贝家从没出过提笼溜鸟的公子哥,女性也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族中无论男女,都必须上学求知。

与贝聿铭祖父同属贝氏十三世的贝寿同,先后留日留德,后半生致力于建筑设计,是苏州工专和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之一。在南洋公学期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人,同为蔡元培最赏识的学生之一,还曾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

500

图为昆曲家贝晋眉(左一)、建筑学家贝寿同(右一)与父亲贝皖生合影。光绪年间。

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评论说:“至国人留学欧美,归国从事建筑业者,贝寿同实为之先驱,北京大陆银行为其所设计。欧美同学会则就石达子庙重修改造,保留东方建筑之美者也。”

苏州的“司前街监狱”就是贝寿同的代表作。

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很早就中得秀才,20岁时就已成为苏州府学贡生。只因父亲去世,才不得不挑起家族重担,接手父亲留下的产业。

贝理泰对子女教育亦很注重,总是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就曾在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读书;而到了贝祖诒那个年代,“最好的教育”已成了出国留学,于是,他早早地就将儿子贝聿铭送到了美国。

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而他的四个子女们,其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从事建筑工作,女儿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都非常出色。

重视教育,家风开明,让这个家族不分男女,世代优秀。

500

重视姻亲

贝氏家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自家子女的严格管教,对姻亲的挑选也是看中知书达理,善良勤勉。及至近代,更是看重门当户对,力求与文化世家通婚,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下一代。

贝聿铭的母亲,是清朝最后一任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庄氏。她擅吹笛子,虔心向佛。

500

“我的母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女书法家、诗人、音乐家。所以母亲这边的家庭更具艺术氛围。” “我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我记得她经常带着我到她定期去清修的寺院里,我总是在那里静坐很长时间。这便是我母亲对我的教诲之一:学会在寂静中倾听。”

母亲的生活方式对贝聿铭影响甚大,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擅于静思和聆听环境,重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也成为他设计的典型风格。

贝聿铭的继母蒋士云,16岁随父母去欧洲,留学法国。27岁回国时已经成为精通英语法语的名媛。因为与张学良的情殇,远赴欧洲留学,偶遇了中年丧妻忧郁伤感的贝祖诒。两人话语投机,渐渐走到了一起。

500

1932年春,蒋士云不顾父母反对,与贝祖诒在巴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同年,40岁的贝祖诒成为中国银行副行长。

“西安事变”发生后,于凤至请贝夫人蒋士云参与营救。贝祖诒通过自己跟戴笠的交情,和蒋士云一起探望张学良。贝家和张学良的感情也一直没变,蒋士云可以从美国飞到台北请被关押的张学良吃一顿饭。

500

贝夫人蒋士云女士于1991年与张学良(右)合影于纽约

而贝聿铭自己,娶的也是大家闺秀卢爱玲。

卢爱玲、卢艾琳、陆书华、Ellien Loo,这些名字都指向一个人,她就是贝聿铭的夫人。

卢爱玲出身东莞虎门名门望族,父亲是麻省毕业的工程师。

她是典型的广府淑媛,就读于拥有“美国最优秀女性”的Wellesley College,即卫斯理学院,和宋家三姐妹、冰心先生是校友。

卢爱玲在上海中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哈佛读景观设计。

她虽然行事作风低调内敛,但其实她的家世比贝聿铭要显赫很多,她的家族谱里有着像是唐绍仪这样的大人物(陆舅母的父亲)。

卢爱玲没有像同时代的其他著名女性建筑师比如林徽因那样,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她成就了贝聿铭,成就了贝家,辅助丈夫工作,教育子女成材,维系家庭活力是她的工作。

500

子女都成家之后,她也经常在周末将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聚餐或者进行其他活动,平时则是时刻陪伴在贝聿铭的身边。

贝聿铭的儿子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在很多家庭,女性角色都被丈夫所覆盖。在我们的家庭中,父亲成功的前提就是我母亲的介入。

我父亲老是在外劳碌,那时候我们上寄宿宿舍,母亲与我们很亲,但另一方面,又让孩子们与父亲有一点距离,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母亲也经常将我们聚在一起,夏天,我们会在郊外一起度假。

我的母亲是异常优雅、异常知性的一位女性。她不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直率对我父亲的工作很有帮助的。

她有极好的品位,也总能将自身的好恶传达给父亲。她给了父亲极大的信念和支撑。我父亲异常信赖我母亲的眼光。

他们互相尊敬,十分恩爱,同时也都很有幽默感。我敢说,他们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500

500

家风传世,道德传家

贝氏一族,到贝聿铭已经是第十五世。

这个家族,始终延续着勤勉、诚信、热心的家风,世代牢记“诗书传家,乐善好施”,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积极地投资和培育后代,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和思想。

贝氏后代进入社会各个领域,都有一番建树和成就,其中有些人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家”。如:收藏家贝墉、房地产巨贾贝润生、建筑大师贝寿同和贝聿铭、昆剧表演艺术家贝晋眉等。

贝聿铭伟大的建筑成就值得赞叹,贝氏家族能够维系十几代的优秀,更是世人楷模。

贝家世代保持着良好的家风,尊重女性,尊重文化。世代都是相亲相爱,家庭和睦。

《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以算是贝氏家族的写照了。

贝聿铭的一生,正如他对建筑与生命的感悟一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而贝氏家族,也因为“乐善好施,诗书传家”的祖训,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犹如一棵大树,长成一片树林,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贝氏家族的优秀,已经传承到了十七世,相信未来还会续写这个传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