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他,以一己之力搅动国际风云变幻

500500500

君弑大夫曰刺

民智观点

古往今来,刺客总是特别神秘,行于阴影,冷酷帅气,出手见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特殊职业之一,受过严格训练的刺客往往会在极为关键的场合中一击毙命,然后飘然而去,不留一丝痕迹。

历史上著名的刺客颇多,成败参半,但几乎都对当时的局势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为“四两拨千斤”的特殊手段,刺客只有一次机会,尤其是政治刺客,往往需要隐姓埋名,潜入敌方腹心,在重重围困之中击杀目标。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功成身退者,实属罕见。

500

刺杀本身便带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但在国际政治领域,刺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却要远大于象征意义

作为刺杀对象的国家政要和元首往往拥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也拥有强大的个人影响力。弱国派出刺客刺杀强国政要往往能达到“解围“的目的,而强国派出刺客刺杀弱国的政要则往往可以瓦解敌方斗志。

政治刺客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相当“真实”,不仅因为行动的特殊性,更在于刺杀任务的政治意义。

区别于两军对垒,兵败投降的“光明正大”,派出刺客的含义更加明确,动机更加单纯——通过击杀对方首脑以达到改变局势的目标。成功的刺杀不一定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但一定对国际局势有着立竿见影的影响。

500

训练有素的政治刺客起源极早,在中国,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用五千字记录了五名刺客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其中最著名的刺客莫过于荆轲,作为一名政治刺客,荆轲的刺杀目标是敌国政要——秦王。

公元前227年,秦王攻破邯郸后,秦大军兵临易水,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与谋士田光商议,企图派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嬴政,以达消解秦国威胁的战略目标。易水送别家喻户晓,图穷匕现壮举千秋,但故事往往戛然而止,接下来发生的历史大多不为人知。

荆轲最后向秦王掷出的那把匕首代表了整个燕国的敌意,秦王恍然之后,做出的决定也不难理解:公元前227年,秦王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代联军。

公元前226年秦军一举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军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

燕王杀太子丹向秦王求和,想用太子丹的人头缓解嬴政的愤怒,让燕国能够苟延残喘,秦国未允。公元前223年,秦国军队进攻辽东,俘虏燕王喜,至此燕国灭亡。

500

近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刺杀事件莫过于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本为波黑首府,波黑政府被奥匈帝国所吞并,但是在萨拉热窝有很多塞尔维亚民族,所以波黑、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本身就相当紧张。

而此时,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地点选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更是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参观完军事演习后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刺客加费格里·普林西普是一名贝尔格莱德的19岁学生,虽然动机单纯,但对国际关系造成了巨大影响。

这次事件导致奥匈帝国84岁的老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重立弗朗茨·斐迪南为新皇储,并于7月28日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500

在国际政治的大棋局中,刺客不是操盘手,也不是光辉显赫的人物,正史中对刺客的评价也有褒有贬。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刺客对国际政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如朝鲜著名刺客安重根的诗所写:“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

                                     图片来源:网络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