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矛盾论应该发展为点、线、面、体动态结构平衡论,并适度引入现象学…
【本文来自《对数学知识的一点理解与通俗化的描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的即兴零星认识,不一定正确,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切知识的源头,都是客观存在和实践。一切新理论必须坚持以新的客观存在和新的实践为主要认识来源。至于对新的客观存在和新实践的伦理和价值认知,应该以人本和数据结合为主,叫人本数据主义或数据人本主义。从这一观点出发,衡量资本、衡量经济运行、衡量经济效益的若干理念就需要完善或调整。这样的模式完善迫切需要进行试验和评估,扩空间、增新质、调标准。
但是,与当下惯例和观念的链接和过渡,必须平衡平稳,蹬住实地走小步向前走。大破大立代价太大,不立不破会导致自毁。美式经济学理论已经进入无法自拔的以息骗本普割韭菜期,肥皂泡迟早要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把正事实事办好,把要事大事早规划,稳定发展500年以上。
△人的再觉醒,应该把人的目的与资本的工具性重新认识。矛盾论的伟大,是看到了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但对对立统一的认识未达到精细准。而动态平衡结构论的超越,在于既看到矛盾又看到统一还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结构,以及动态平衡的前移过程。特别是从点、线、面、体、场、圈、群、域等不同空间的时间进行中,认识到结构的量化与动态平衡。这是哲学史上的突破,是认识论的突破,其意义在更全面、更精准、更淑世。支撑完成这一突破的科技基础,就是数据主义。
△我以为,矛盾论应该发展为点、线、面、体动态结构平衡论,并适度引入现象学、符号学、函数论、模型论、集合论、统计论要点。这样,更利于深准认识客观存在,更利于精准淑世,更利于细准把握发展趋势。
我以为,矛盾论应该发展为点、线、面、体动态结构平衡论,并适度引入现象学、符号学、函数论、模型论、集合论、统计论要点。这样,更利于深准认识客观存在,更利于精准淑世,更利于细准把握发展趋势。
比如,世界范围的非自然原因大面积饥饿和大规模战争现象,必须正视,必须充分认识人类需要再觉醒,必须深度查实原因并尽可能建立问责制。
△其实,面对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及趋势,主动正视,拓宽研究范围,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实度,创造新质经济理论,完善新质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主动探索运行体系和组织管理新空间,甚至对常规政策工具箱也应该更新改造,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要。
△我是这样想的,不一定正确。经济学必须清醒认识到结构体系,离开结构体系谈经济学个别原理意义不大。而结构又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现象方面的结构以表层为多,模式方面的结构以深层为多。如,人类历史进程中土地制度变迁,如果不从模式入手,只看各时点的现象和表层,得不出正确结论,甚至是对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土地资本的一些特性曲线也不会辩证看待。
△还有,科技原始资料和法治原始资料的再挖掘、再认识、再利用?比如,科研过程年鉴和法治判例年鉴的整理丶选择与依法公开。
本着“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理念,本匹夫提出如下建议:
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特别是与基础自然科学各学科如何结合?结合以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经济学结构?应该有高手进行正视了。
像马克思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一样,应该有人在分别建立数学经济学(不止是数量经济学)、物理经济学、化学经济学、生物经济学、生理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融汇基础学科原理的《融贯经济学》,重新提出融贯式基础概念、融贯后精准建立学科框架体系、在各基础学科融贯视角下正视经济学重要问题、提出大数据时代的融贯经济学原理,走出政治经济学的片面和局限困境,走出资本运行的内在矛盾困境,走出世界经济结构设计格局不足的困境,创立新的融贯经济学理论指导世界经济运行体制完善。
问题篓子之393
人类行为进化面临许多问题,我这里的胡扯只提三个问题。
即:语言的进化、科技的进化、法治的进化。
语言进化主要是解决语言对客观存在的表述问题,向精准与全面发展,特别是防止恶意视而不见、见而不识、识而不说现象。
科技进化主要解决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利用,即真相、证据和规律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规律对客观存在进行改造等。
法治进化主要解决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和对社会人文秩序的完善,即提出问题的程序、秩序与解决问题的标准。比如宪法要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社会法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教育体制与模式法要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立法、执法、修法法要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等;科技研究、推广、转化法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等。
人类行为进化如果集中精力把这三个问题逐步解决好了,就会从根本上促发展、保和平。
个人认为,矛盾论的核心是以结果导向为锚点来确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倒推出解决矛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点、线、面等其实是契合辩证唯物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整体论,它很适合于倒推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过程,却不适合用来倒推定性主要矛盾,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将目标当结果、失去大局观与系统性而去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行动。
个人认为,矛盾论的核心是以结果导向为锚点来确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倒推出解决矛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点、线、面等其实是契合辩证唯物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整体论,它很适合于倒推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过程,却不适合用来倒推定性主要矛盾,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将目标当结果、失去大局观与系统性而去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