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怎么来的?

【本文由“萨拉力曼”推荐,来自《姚洋:现在是不是治理地方债的最好时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欣欣
  • 1、出了问题如同得了病,当然要治,并且要尽快治。2、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欠下如此之多的地方债务?哪里有管理的漏洞?如何预防根治,否则处理了这一波,下一波还会再来。3、再看看我们欠下的巨额债务,都投到什么地方了?是不是当地当下真正的民生需要、发展需要?有多少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腐败工程?官员不断换,债务当地还,但当地人民真正获得利益了吗?4、我们如此之多的巨额投资,是如何立项的?有没有经过当地人大批准?领导一支笔,行政主导力量过强,权力大过法制,这是很多地方的现状,同时过程不够透明、缺乏广泛的民间监督,必然会导致浪费、腐败问题层出不穷。5、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从根本上完善规则法治体系,那么下一波债务危机就已经在路上了。

你没干过金融和银行,空气对空气论道谁都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首先要搞清楚地方债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

还不是08年美国危机,国内经济大幅陡峭下滑,大批人员开始失业,迫不得已搞四万亿,地方配套资金怎么办?只能给地方发债开个缝。从94年RMB发行机制改革,财政不能给银行下指标发行基础货币,地方也就失去发债权。当时在人民银行地方分行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为沪宁高速江苏段争取发债额度。因为民生不保,不得已开个门缝,是因为要保民生,保饭碗,保就业不得不做。不做恐怕经济早就垮掉了,当时就崩掉了,城市化进程就停滞了,大家都回乡种田,根本等不到现在还能有机会讨论债务问题。在当时是立下大功的。当然也有监管不到位,检查督促不够,权力寻租等等问题,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加以改进的。

第二搞清楚去了哪里?

大部分还是进入基建领域,那些高铁,高速,机场,园区,房地产......给对地方贡献的内外资投资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就是那些楼堂馆所大部分地理位置最好,在通货膨胀基础上实际是增值的对吧?比初期投入增值不止五六倍对吧?没有银行负债就不可能有货币增长,没有货币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发展,平头百姓就会失业,平民子弟尽管经受了历史上最好的教育也无业可就,消费就会降级,降速,经济就会进入死亡螺旋。

有没有效益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的基础设施是为了整个世界市场配置的,目标是全世界的市场,大进大出,需要进口大量的资源出口大量的制成品,需要天量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物流和加工园区,只有这样才能留下天量的加工费。如果现在经济昌旺跟十年前一样的好日子,那么那些高铁,高速,机场,园区也一定跟十年前一样高速运转,个个园区房子抢都抢不到。别说买,就是租你都租不到,

张江从00年就混,那些楼哪个空过?当时买下的外企从英飞凌,GE,罗氏,拜耳到NVIDIA哪个不是盆满钵满,就是倒掉的马维尔靠房子增值早把在国内的亏损填平几百次了?做二房东的外企赚的盆满钵满的也不是一家两家。一个朋友开公司搞无线数字广播芯片,倒闭,三天后参股的公司通过竞价好不容易才租到他退租的OFFICE。15年回国工作公司在广兰路,唐镇,张江高科最后一直发展到广兰路唐镇,走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的。经济好它们就是产金蛋的母鸡。但是一旦出口出问题那么这些产蛋的金鸡就立刻变成吞噬资金的亏损黑洞。现在连广兰路高通都要裁掉百分之三四十,那些飞思卡尔,TI之类的更多,房子恐怕就要批量退租闲置。金鸡变黑洞。经济好的时候怎么没有什么地方债,城投债的问题?这些当时可都是银行的优质资产,都是下金蛋的金鸡。银行到哪里找一年票面百分之七八永远不会倒闭,根本不可能有坏账问题有地方政府背书的债券资产?关键问题不是现在讨论当时该不该建而是怎么让经济重现昔日的辉煌,进一起努力尽快重返国际市场,只要中国经济起来,那些基础设施不是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够用。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容量还差很远。

第三怎么办?

长期还是要靠经济高速增长来解决问题,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从根本解决债务问题,让吞噬资金的黑洞重新成为下金蛋的金鸡。中国经济体量大,惯性大,从高速发展到经济下滑很难,一旦脱离增长轨道从经济下滑到增长更难,恐怕要下百倍千倍的努力,短期好转可能性很小。那么短期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借鉴九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处理办法。核心只能是精兵简政,既然大量的债务是从基建来的,那么地方政府手里就有大量的基建资产,还债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跟九十年代一样卖出政府手里的高铁,高速,机场,公交地铁线路,城市管网,国企,矿山,港口,楼堂馆所的部分股权,对一些小的,政府根本不打算要的就直接全卖掉。这些资产是有大量的国内,国外的投资人有购买欲望的,增值个五六倍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要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取得市场认可的价格。其实这些资产在经济发展高潮期卖掉更好,但当时都是下单的金鸡肯定没人舍得卖。地方债是个假命题,清产核资以后推向市场,卖出政府资产债务问题不会很大的。这是开源,

还有节流,消减军费,裁剪员额,大批退役技术装备,留下的涨工资,向军队被裁撤的大批员工发行长期高息特别国债筹集资金,可以上市交易,有退出渠道。既可以减少政府当期支付压力,也可以给被裁掉的员工有一个长期可靠资金的来源。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国企补贴,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也发行特别国债,现在经济下行利率长期下行压力大,在任何时刻在自己还有筹码的时候达成妥协对双方是最有利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