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辛苦”应该念成“心苦”

​       作为一个广州人,我的普通话是不太过关的,对于卷舌和不卷舌、前鼻音和后鼻音,感觉自己还不是完全掌握。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我倒能在朗读的时候下意识地区分使用前鼻音和后鼻音,但如果真要探究到底是用前鼻音还是用后鼻音,我却往往越想越糊涂。

       例如是“辛苦”的“辛”,第一感觉是前鼻音。但一想到“幸福”的“幸”好像是后鼻音,我就晕了。这两个家伙长得这么像,大概应该是同一种音。到底是“辛”跟“幸”一样念后鼻音,还是“幸”跟“辛”一样念前鼻音?

       没辙,查字典吧。结果让我很意外,两个长这么像的家伙居然不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幸福”原来念成“性福”,而“辛苦”应该念成“心苦”。

      在以前,我觉得辛苦指的是身体受累,虽然有时候身体受累也会导致情绪变差,形成心苦,但两者都各自有明确的地盘,不能混为一谈。一般都会先有辛苦,然后才会有心苦,而且很多时候是无论多么的辛苦,都未必会导致心苦。

      像在以前,日子过得有些难,不但大人起早摸黑,小孩也往往有不少体力活,小小年纪就要挑起超过自己体重的担子。但形体劳作之余,大家过得乐也融融,有时候就肚皮饿着点,心苦是说不上的。

      在自己长大以后,日子好过多了,不用太多的体力劳作,反而有精力去打打球。有时候一场篮球打下来,累得小腿猛抽筋,对身体来说是确实的辛苦,但心里却是很高兴,若不是实在跑不动了,一定还想再打一场。有的只是心甜,不是心苦。

      但现在,这种情况不成立了。好多人嘴里说辛苦,但身体却一点儿也不见得有受累,反倒是脂肥肉厚,俨然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深入了解一下,原来说的是心苦。

      人家赚的钱比自己赚的钱多!

      人家老爸比自己老爸强!

      人家的老婆比自己的老婆好!

      人家的孩子的成绩比自己的孩子的成绩好!

      ……  

    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心苦的理由。

      除了这些有些广泛的之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也不乏让人苦不堪言的例子。

      明明不过就是“1+1=2"这么简单的事实,然而教了大半天,自家孩子仍然一脸茫然:”为什么?“ 

     能不苦吗?

      为什么是会这个样子?

      为什么压根就没跟筋疲力尽沾上一点边,却已经万念俱灰?

      实现愿望就是幸福,要实现愿望,就要有达到目标的能力。

      当目标高于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实现幸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二是降低自己的目标,当然两个一起来效果会更好。所有不幸福的人,都是在目标高于能力的情况下,既不愿提高自己的能力,又不愿降低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还没辛苦就觉得心苦的原因。

       对我说“xīn kǔ”的朋友,请解释一下,你说的到底是“辛苦”还是“心苦”?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海南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