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考前划重点这事,到底应该怎么看?
首先,现在还有老师肯划重点,应该感恩,并且闭住嘴巴,不要和其他人说,也不要发到网上啊。很多大学是禁止老师划重点的,可能还得算教学事故。
以我自己的求学记忆,要老师划重点,其实挺奇怪的。一门课,它都是自己的逻辑脉络的。逻辑脉络的主干,可以说就是重点;细枝末节的东西,不能算重点:所谓“纲举而目张”嘛。学一门课,哪怕是考前突击自学,也应该对它的逻辑架构有概念。还要老师给你划重点,那就是完全没学懂嘛。
相应的,出卷的角度讲,大学考试应该更注重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而不用太追求筛选和考出区分度,不应该过度考察细枝末节的记忆性内容。顺便开句玩笑,以大学课程的难度和部分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不管考什么,最后的成绩都挺有区分度的。
但话说回来,“细枝末节”的“非重点”内容,也不见得就不重要。你去搞科研,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去获得一点点小进步;从头创建新的领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去当医生,也不可能对病人说,你这病不是重点,换个病再来。
最后写个有趣的掌故,我上本科时,学校一位叫“计算物理”的老师(不过我自己没修那门课),出卷子就很有意思。出题量远大于实际能完成的量,你就挑会做的做,最后再怎么换算给分。这总公平了吧?学生也不能说,我俩水平其实差不多,偏偏考的都是我不会而他会,反过来的内容全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