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破纪录了,就是我们看不到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终于。

有消息称,宫崎骏“疑似”收山之作的动画片终于要引进中国内地了!

喏,就是这部。

《苍鹭与少年》。

500

在这个电影里,宫崎骏问了所有观众一个问题——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这句话如果是别人问的话,Sir大概正眼也不会看他一下,心里想着“又是鸡汤”,随即拂袖而去了。

但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宫崎骏老爷子。

那就绝对就不一样了。

这不,Sir在这上周就去香港,便迫不及待地接受了老爷子的灵魂拷问,去看了这部《苍鹭与少年》(又译《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下以《苍鹭》指代)。

理由很简单。

这是七次隐退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十年后携新作再次出山。

烂番茄指数96%,豆瓣8分,在零宣发的情况下,影片首日便获得日本本土4亿票房的佳绩,成为年度最卖座的电影。

况且,由菅田将晖、柴崎幸担任配音,自然是让人眼前一亮。

(你们猜菅田将晖配的是哪个角色?)

500

但。

老实讲,这一次,Sir看完了之后有点疑惑,故事太“飞”了,想表达的东西不少,而隐喻的东西又太多了(不是我没看懂啊500)。

甚至于明明是个动画片。

Sir看的那一场却没有一个孩子,都是与Sir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

他变了?

变得让人有点琢磨不透了?

以及这部电影,到底是在记录过去,还是描绘当下、献给未来?

于是,Sir请来了在北美的作者@娜乌西卡,作为一个宫崎骏迷,让她跟我们聊聊宫崎骏,这一场到底在玩什么样花活。

放心,这次绝无剧透。

文|娜乌西卡

Sir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 

缺憾

今年八月,我在美国洛杉矶听了一场久石让本人指挥的音乐会。

500

了解吉卜力的人知道。

久石让是宫崎骏的御用作曲家,《千与千寻》《龙猫》《天空之城》等所有经典作品的配乐都是他谱写的。

可以说,他的音乐体现着宫崎骏电影的精神内核。

演奏会的返场曲目正是《千与千寻》里最著名的乐曲《那一天的河川》,久石让亲自上阵弹琴。

第一个音符一出,观众席已经听得见啜泣。

聊这个小插曲,是为了体现宫崎骏作品对全世界影响有多么深入。

许多年来,关于宫崎骏的各种分析赞扬数不胜数。

说他创造了最美好的童年记忆,称他是号召环保和反战的动画大师。

童真、人道主义、大师。

但,这些封神的赞誉背后。

作为凡人的宫崎骏自己,又是谁呢?

这也是新片《苍鹭》想讲述的,官方所强调“半自传作品”的特殊之处。

500

在影院观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起初也没看懂,边看边琢磨。

还想宫崎骏怎么开始拍烧脑片了。

但某个时刻,我突然理解了整个故事和主题。

心立刻像被触碰了一下,满是温柔的感动。

更对老爷子的良苦用心印象深刻。

乍一看,《苍鹭》确实难懂。

旨义不清的情节、模棱两可的意象......似乎在考验人们的理解能力。

它与宫崎骏以往长片的区别,无疑是更晦涩、更惊悚,叙事节奏也更慢。

像《风之谷》《天空之城》等作品,上来就主题浩大,重点鲜明,观众跟主角开启奇幻之旅。

500

500

△ 上图《风之谷》截图;下图《天空之城》截图

而本片前半程却几乎都是现实中生活化的场景,采用很多慢节奏、富有细节的特写,小到人物表情,甚至穿鞋的动作都有慢悠悠地呈现。

看上去没那么新奇。

但。

情节却一路展露疑点,仿佛引人深入的陷阱。

碎掉的球棒、远处的高塔,都有点不对劲——

层层铺垫悬疑感甚至惊悚感。

有些时刻,简直让你怀疑这是不是个恐怖片。

就问你怕不怕

500

《苍鹭》的开头,男孩牧真人的母亲在大火中死去;镜头一转,几年后他随父亲迁回母亲的老家,见到了即将成为他继母的女人、他母亲的亲妹妹牧夏子。

然而在这座看似静好的日式豪宅中,却处处透露着诡异和反常。

500

500

在这个过程中,你依然会被大师娴熟壮丽的镜头和唯美配乐所惊艳。

但如此注重生活细节和慢悠悠的节奏。

都与《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波澜壮阔的架空世界观十分不同。

可或许。

正是这种生活感,影射着宫崎骏自己的童年记忆。

没错。

《苍鹭》的确是一部宫崎骏的“半自传作品”。

换句话说,老爷子这次不讲大开大合的奇幻史诗;而是朝里看,给观众说说自己的故事。

所以,你可以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作为凡人的宫崎骏”。

举例来说——

战争创伤。

如果细细了解他的生平故事和纪录片,会发现。

动画大师宫崎骏,也许有一部分永远留在了战后年代,是那个因战争而充满创伤和缺憾、长久追寻母亲的小男孩。

《苍鹭》开篇便是浓郁的战争气息。二战后期,成列的军队、大街小巷的旗帜渲染军国主义狂热。

500

而这也是宫崎骏自己诞生的时代。

1945年,4岁的宫崎骏因为家乡受到盟军轰炸,随家人逃离。

一路上无数同乡向他们求救,但父亲为了保全家人,只能对求助者视而不见,仓皇离去。

长大后的宫崎骏一直记得,那时父亲嘴里不停地默念着对不起。

500

△ 宫崎骏(左一)和家人

战犯国的事实、儿时触发的愧疚与负罪感,一直是萦绕宫崎骏的阴影,让他不断反思、内疚、尝试赎罪。

这种情感反映到影片中,就是频繁出现的反战背景,也是主角们一次一次奋不顾身的救赎。

就像《起风了》中。

男主角在关东大地震后,冒生命危险救下了宫崎骏家人当年没能救下的一对母女。

500

此外。

《苍鹭》的整个故事线更是贯穿着男孩对“母亲”的渴望以及执着寻觅。

现实中,宫崎骏母亲在他幼时便瘫痪卧床,宫崎骏童年很少和妈妈亲近拥抱。

更是在母亲72岁去世之时,因为忙着制作《风之谷》,错过了和她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500

于是你可以看到,宫崎骏笔下的女性往往独立又个性鲜明,即使是老婆婆也十分有趣。

因为她们往往有着宫崎骏母亲的影子,而他化身故事的男主角,在平行时空中,一次次和不同阶段的妈妈相聚。

500

500

对母亲的痛悔和遗憾,在想象世界寻得一点迟来的弥补。

可以想见。

《苍鹭》中那个执拗又坚强的少年牧真人,又何尝不是曾挣扎成长的宫崎骏自己?

所以。

有这样背景的宫崎骏,其笔下的世界必然不是完全明媚单纯的。

虽然今天,大多数人提起他,估计会第一时间想到《龙猫》《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里童真美好、色彩明亮的一面。

500

△ 谁不想拥有一只龙猫,坐一次龙猫巴士呢 

但有更多阅历的人,常常能从他的电影中读出丰富的层次。

这也是几十年来,宫崎骏的电影被各个年龄的观众所热爱的原因。

每个群体都能从中汲取不同的营养。

它的确纯真、美好,富有童趣。

但,向更深层看,影片故事永远有着深刻和悲伤的底色。

这种暗色存在于《风之谷》的末日背景和肮脏罪恶;

500

存在于《千与千寻》无脸男的贪婪和主角最终的分离。

500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人生终有一别,伤痛和毁灭才是常态。

但如此伤感沉重,却酝酿出大道至简的童真快乐。

正如那个著名的理念: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真正至纯至美的作品,不是一张白纸、不谙世事的傻白甜。

毕竟鲜花会变质,白纸也可能黑化。

但只有历经世间悲喜,看过走过无数丑恶、肮脏、扭曲、卑微,甚至是战争的血泪。

脱胎于此的坚持和纯粹,才是那颗超越岁月的珍珠。

即使是这样的世界也是值得热爱的,也是能找到快乐的。

所以要自信、开心、坚强地活下去。

02

独守

宫崎骏的《苍鹭》,这次受到了不少批评。

主要原因是电影的后半程,男孩踏上了惊险魔幻的冒险,那一个个唯美而极富想象力的镜头与可爱生灵,看上去依旧是熟悉的宫崎骏配方。

500

然而,与之前作品不同的是,这次故事用了大量隐喻,很多角色与情节似乎有深刻含义,但影片从不点破,要观众自己去想。

影片前半程现实主义,后一半却天马行空,哪个世界是真,哪个是假?

不得而知。

所以有批评说剧情晦涩难懂,其实不无道理。

老实说,如果单从画面上看,这种诡谲的味道,其实让我想起了黑泽明的《梦》,或者另一位动画大师今敏的风格。

都是亦真亦幻,时有惊悚,如同人类潜意识的投射,并在梦境的边缘追逐真实。

500

500

△ 今敏的《千年女优》《未麻的部屋》等作品,启发了诺兰在内的多位好莱坞大导

但。

如果你因此就说宫崎骏过气了,我是万万不认同的。

虽然在当今这个技术发达的社会,他在坚持手绘制作动画,显得枯燥、格格不入,也比不上《鬼灭之刃》《进击的巨人》等酷炫的特效。

只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敬仰宫崎骏的时候,到底又是在敬仰什么?

某种程度来讲。

宫崎骏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近乎完美地诠释出了某种人类共通的终极幻梦。

关于飞翔的渴望,纯粹而懵懂的情感,荡气回肠的历险。

还有,那些令人着迷的景色——

波浪翻涌的草原,森林深处花团锦簇的小木屋,少年与奇妙生灵,俯瞰万物的长风。

500

500

这些幻梦般的意象如此迷人、又莫名的熟悉。

仿佛它从我们开始打量世界、拿着木剑想象冒险故事的时候起,就一直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只是,很少有人能够把它完整而准确地记录下来。

更多情况下,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对远方的热情,早就在长大步入现实的过程中消散无影了。

但宫崎骏坚持用手绘,几十年如一日地画下那些符号,畅想,留住探索世界的热情。

那些故事,我们即使没有亲眼见过,却往往能很快理解并产生共鸣。

就像。

我们在成长中集体丢失掉了一段梦境。

而宫崎骏帮我们把梦境的记忆重新捡回,擦拭干净,并呈现出来。

这种信念传递给观众,就创造我们在平庸中一点诗意与勇敢的机会。

是让芸芸众生探寻本我、得以超凡入圣的精神探险。

宫崎骏用双手,一点点讲述熄灭火苗般微弱却繁荣的梦境。

因其天才的悟性难以复制,所以吉卜力很难形成迪士尼那样长久的动画王国。

而宫崎骏是目前王国中,独守森林的筑梦者,护梦者。

像他的许多作品主题一样——

总有结束的时刻;但只要有一天活着,便生生不息。

03

回响

最后,聊回新片《苍鹭》。

好消息。

它不会是宫崎骏最后一部影片。

多伦多电影节上,吉卜力副总裁西冈淳一表示,老爷子已经带着新的影片想法回到办公室。

每出新片必隐退的老爷子,这次干脆不退了,继续一鼓作气。

然而。

作为真正的“半封山之作”,影片上映后遭遇两极评价。

爱它的人,折服于片中瑰丽的光影和深邃意志,称其为宫崎骏最好的作品之一。

反对者则大呼“太难懂”,引用豆瓣用户的高赞短评:

像今敏托梦托到一半

如同重感冒时做的噩梦

500

更有甚者,因为片中一些元素似曾相识,批判宫崎骏“自我抄袭”、江郎才尽。

我个人呢,是很喜欢这部影片的。

情节难懂确实不假,但这并不影响观看时的舒适享受。

至于“自我抄袭”,更是不能认同。

为何?

本片在上映前,没有任何剧照,也没有宣发,影院中只放一张神秘的海报。

事实证明,不需要宣传,老爷子票房号召力照样相当强大。

若是江郎才尽,他本可以彻底安心退休,不必逼迫自己花费七年心血制作本片。

那他为什么还要表达呢?

本片的日文译名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它也是片中主人公母亲送给他的同名小说,亦是当年宫崎骏母亲送给小宫崎骏的书。

500

这本原著小说于2017年被改编成漫画。

立足二战时的日本,力图教会下一代的孩子们在世界被军国主义狂热裹挟、黑白颠倒时,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自己该活出怎样的人生”。

影片剧情虽然和原著小说关系不大,但在主题上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吉卜力官方发布的电影解说中,宫崎骏谈到《苍鹭》这部影片是他送给孙子的礼物。

还希望在上映之时。

“不论世界结束风雨飘摇还是陷入新的灾厄,本片都可以超越时代。”

因此。

我做一个大胆的推测(不一定对)。

或许这部影片,是老爷子留给后辈一个超越时空的谜语。

虽然当时云里雾里,却相当于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在未来的时刻,人们阅历增长,当善恶失控,当困滞不前,当厌恶自我。

本片便是苦心前辈让我们那时拆开的锦囊。

等你理解了片名这句话,或许看得到,一个老顽童在远处慈祥的微笑。

不仅是对孩童,也是对那些已经成年的、在现实世界中踽踽独行的孩子们殷殷叮嘱:

“生与死本为一体,孩子,如果将世界视为一场荒诞的冒险,混乱中,可否记得要去的方向。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