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在岛内的影响力是真的大!办展了!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3月13日,台湾宜兰市公所收购的原“救国团”大楼,经过外观与内部整修后,举行揭牌典礼。据悉,新楼被重新命名为“龙乡楼”,意在纪念日据时期首任宜兰厅长西乡菊次郎。而在日前,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又发布消息称,西乡菊次郎后人举办的纪念展将于6月在宜兰县开展。
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脸书发文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西乡菊次郎为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庶子,于1861年出生于当时萨摩藩治下的奄美大岛龙乡町,在台湾的日据时期曾任台北县支厅长、宜兰厅长。
由于西乡菊次郎在1897-1902年担任宜兰厅长期间治理宜兰河,在河两岸建立堤防解决水患,因此宜兰市内保留有“西乡堤”“西乡桥”等遗迹。但整体来看,西乡菊次郎在台的市政举措仍然是配合大日本帝国的殖民政策,搜刮台湾的民脂民膏,以利日本本土发展。
资料图:西乡菊次郎
而今年是西乡菊次郎逝世90周年,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与宜兰县市之间准备筹办多项纪念活动。早前宜兰市公所将原“救国团”大楼重新翻修后,更名为“龙乡楼”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举行揭牌典礼后,引发猛烈批评,被认为是认贼作父。
而在日前,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又发布消息称,西乡菊次郎的后人西乡隆文、西乡等为爷爷举办的纪念展将在6月份开展,名称定为“日置南洲窑展”,具体安排为6月8日至19日在宜兰县政府文化局第一展览室,6月22日至23日在北投文化馆。
在脸书发文中,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大赞西乡菊次郎治理宜兰的“功绩”:
从明治30年(1897年)起在台湾担任了5年的宜兰县厅长,除了持续在扩大农业用地,增加农产品收成,改善公路等公共事业上尽力之外,尤其是完成了当地居民最大心愿的宜兰河防洪工程,因此获得了居民的安心感和信任。
但是真实情况却是,宜兰农业用地的开发是日据政府通过强征劳力的方式完成的,而在增加农产品收成后,日据政府将农粮产品运输回日本,九成以上的台湾民众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建设公路、治理宜兰河等公共事业的主要目的皆是为了要服务日本帝国。至于“因此获得了居民的安心感和信任”更是无稽之谈,真正对日据政府低首俯心的主要群体为岛内士绅阶层、有权有势的乡望家族。
从此次纪念展的名称“日置南洲”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展览的不良居心昭然若揭。但是宜兰县政府还出借文化局、文化馆等场地予以配合,令人感到不耻。
在此,不得不感慨一下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在岛内的影响力之大、耕耘之深,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扭曲台湾民众的历史观、美化自己侵略殖民台湾的行为。像是5月8日,同样有八田与一逝世77周年的纪念会在台南举办。嘉南农田水利会对活动的举办予以了协助,台南市长、民进党籍党员黄伟哲甚至受邀出席……
对于岛内种种历史观错乱的现象,大陆网友也是不留情面地提出批评,称台湾政客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当然,5月13日,前台北县长、国民党籍党员周锡玮也率支持者到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前举行抗议,指责日本政府与民进党当局勾结,变本加厉霸凌台湾人民,提出钓鱼岛主权、“慰安妇”人权、台湾渔民渔权、人民饮食安全等四项议题。
其中,在“慰安妇”问题上,周锡玮要求日本政府遵守联合国人权组织决议赔偿,由天皇为日本所犯下的战争错误亲自下跪道歉,以告慰台籍“慰安妇”在天之灵。
台北市政府派出大批警察组成人墙,防止发生冲突。
周锡玮办公室发出举行抗议活动的海报
资料图:周锡玮
对于台湾当局领导人出席相关纪念活动,配合日本政府美化殖民行为,我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曾做出回应:对于岛内有些人美化殖民统治,罔顾历史事实、为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张目这样一个做法,两岸同胞都会坚决反对和同声谴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