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俗点择偶标准的本质是:花自己的优势去购买
【本文来自《看到卢克文与储殷就“上海大龄剩女”择偶观的议论,老胡想说两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老马是有老婆的人(目前为止就一个,自始至今),感觉在这个观点上,胡大V说道理是接受的。两个观点:一是命运俨然,二是接受与容忍。
既然说起择偶,少不了标准。我也看过很多女生的择偶标准,但恕我直言,择偶标准不是占尽天下美事,而是让自己起码不会在将来后悔。很多人之所以找不到对象,就是在列标准的时候,会把一些可有可无的优点也列进去,最后自己压缩了范围。
老马是商人思维,在上述的基础上,感觉比老胡多了一条感悟,那就是算计。说俗点择偶标准的本质是:花自己的优势去购买。
自己的优势,这是可以支配的,可以理解为存款(资源),然后去列择偶标准,每当自己列一条择偶标准的时候,就是在花掉自己一部分存款。所以如果你把男生一些可有可无的优点也列进去,那也是标准,也会花掉你一些存款。那么接下来,当你想买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就会发现存款不够了。
这里再补充一点,这里说的男生可有可无的优点,不是男生具体的某个优点,而是对于你自己来说并不是很看重,只是单纯因为这是个优点,所以就列上去了。
明白了择偶标准的本质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就知道要选重点了。标准是为了筛选男人,而标准本身也要筛选。从这个角度来说,择偶的标准有三类:
第一类标准,有满意度,但没有满意时长。只谈场恋爱,很爽。以至于很多男生女生都舍不得把这类标准排后面,但是时间往后拉长,包括走进婚姻后,就很容易越来越不满意。
比如说对一个女生,男生跑老远给你买吃的,什么事都顺着你,不开心的时候哄你开心,对你的脾气也包容有加等等。
把这些举动当成对自己好,再当成择偶标准的,往后只会越来越不满意。
首先来说,男生这些举动并不能说明他就很爱你,特别是追求你或者恋爱初期的时候,只能说明他短期内有多渴望想拿下你。
其次,男生这样对你,已经是达到峰值了。这种强度的好是很难保持的。往后归于平静才是大概率的操作。包括卢克文所说的什么颜值和身材也是一样,都有有峰度而经不住时间的,往后都是很容易走下坡路的。
第二类:现在挺不错,而且很稳定,往后也不容易改变的。此是必需品,按照上面说的可支配优势是存款来说,第二类的标准是必买的。比如人品、三观、责任感、性格、收入等。
这些标准都可以让你有一定的满意度,和稳定的满意时长。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人品好,不会突然道德败坏,也不会突然性格大变,自己不作死也不会把稳定的收入作没。这些必需品,才是保证自己以后满意度的根基。
第三类:有增长属性的,也可视为惊喜。对方的思想、才华、能力、眼光、格局等等这些,都是有增长属性的。往后这些优点都有可能让对方在某一个领域越来越好,开花结果,那都是惊喜。
还是以自己可支配优势是存款来说,第三类要不要买?当然要。但前提是在买完第二类标准后,用剩下的来买。这样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但如果你直接买第三类,那也不保险。因为潜力不是现有,孤注一掷在第三类标准上,当潜力没有开花结果,那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就好比你不能把生活全寄托在买彩票上面。
一个有趣的现象:择偶阶段,你所满意对方的有些优点,也许会在恋爱或婚姻后,渐渐变得不喜欢。这不是对方变了,是关系变了,你的立场也跟着变了。
比如男生长得帅,接触时你连心情都是愉悦的,在一起后,他一跟其他女生交流,你就觉得被别人享受了;比如男生为人仗义,接触时帮助了你很多,在一起后,他的慷慨经常让你们遭受损失;比如男生有上进心,接触时你自己都被激励到了,在一起后,太忙没时间陪你。
在择偶的过程中,你的感觉只是作为外人身份的评价,对于对象的诸项,只要是普世价值观中正面的,都可以为之叫好。而成为自己人,好听与好用则独立为两个方面,那些个光鲜的,高尚的,优秀的,为人称道的优点,不一定能惠及到你个人。
务实,务虚,都可以,但你起码要通晓内外之别,明白之后自己选的。知道和眼前这个男生在一起,自己是在务实还是务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