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天文特征具有纪年作用

【本文由“普洛科皮乌斯”推荐,来自《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一定要注意天文,尚书开篇就提示了中华自天文建构人文的逻辑,

这些洪荒部落头人的遗址中大概率会出现对应的钦天而族徽的特征。

正好也符合原始社会万物有灵、巫祝通神、借钦天威权以组织社会的人类社会初始风貌。

更重要的是天文特征具有纪年作用,

比如北极星,

因为地球自转轴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进动,导致大地的人类角度看,现在的北极星不是曾经的北极星。这也是历代修订历法的真正原因。

公元前3000年,北极星不是小熊座α,而是天龙座α,一颗3.7等的恒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

公元前1000年,小熊座β(中文名北极二)比较靠近北天极,既然全天星星围绕它转,古人便认为它是天上的天子,故又起名曰,又因为它在紫微垣的中心位置,又叫它紫微星。

隋唐时期,北极五(鹿豹座32)成了北极星,这颗星亮度极暗,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到21世纪为止最暗的北极星。中国北宋初年的时候,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北极星的小熊座α-即勾陈一的角距还有6度。可见,那时它还远远不能作北极星。但到了明清时期,勾陈一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北极星。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