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是如何通过认知战来攻击你我的日常生活?

500

认知战,不同于舆论战,或者说舆论战只是认知战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在网络时代,总是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话题“大讨论”——也就是大家所突然被关注到的“热点话题”,今天是哪个房企,明天是哪个网红,后天又是哪个行业技术等等。反正社会的情绪收集和释放本身也需要话题性时间的“大讨论”来转移,来释放,但是问题是网络世界本身就注定了很多东西都是公开的,可操控的——一个人裸奔上街就可以短时间引起舆论注意,但凡是更劲爆的更是容易转移大众的关注力。

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进化——内在和外在,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人主动“觉醒”——但是问题是,觉醒是相对的——相对于落后的,也相对于先进的。在中国这个社会,西方的才是先进的,才是主流的——毕竟咱们是后来者。于是自然而然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就埋下了种子——来自西方的东西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议的话题;来自西方的信息就成了权威,先进。比如民主自由,比如男女性别,以及过去三年口罩病时期的各种和西方国家的狭隘对比等话题,在人群中制造分裂和对抗——表现形式是“大论战”;而在国际热点中混淆视听,比如巴以冲突,比如俄乌冲突,表现形式是“散播大量的虚假信息——而这些信息如何识别其实只需要和我们官方不同的都可以推翻”。

除了社会话题,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大量来自美西方的认知作战——举个之前玉渊潭天的报道,就是美西方主流媒体(也就是那几家BBC,CNN等在中国臭大街的媒体)总会在一年的特定时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制定一个“美西方自己的预期,然后冠以不存在的消息人士来强加所谓的权威性,然后为中国制定一个目标”——而到了中国的经济数据出台后,要么这些媒体散播的群量信息就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及预期,用来打消投资者,国际资本的积极性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要么就是达到了预期,“但是还是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而且这些媒体举的例子由于包含了金融,房地产等经常存在波动的行业,因此老百姓结合实际感受确实如此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于是很容易就愿意相信美西方媒体散播的信息”;

还有一种操作就是在中国豢养了大量的自媒体写手,媒体,甚至是在中国大学里,某些社团里大搞各种假借学术,政论,文化交流的活动来资助一些主动“舔美,舔西方的群体”——然后这些人拿着自己被洗脑后的经历来中国社交平台“现身说法各种美化美西方”不得不说,大量的跪舔美西方的博主也好,单纯的机器人评论水军也罢,不管是发布视频,还是图片,还是所谓的“个人感悟”都大量出现在各个平台——尤其是年轻人集中的平台(比如小H书等等)。

美西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话题里也许扮演的角色不那么重,但是在国际热点话题中总是一边扮演裁判一遍扮演选手——也就是说在任何游戏中总是试图为世界各国创造规则,然后试图引领舆论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当美西方自己支持的参与方开始败相一脸的时候就开始改变自己制造的规则,反正无论如何结果都是必须要朝着自己有力的方向发展。俄乌冲突的乌克兰,巴以冲突的以色列在全世界被谴责到了极致,美国都会想尽办法找补。

还有一种近些年最热的做法——美国带头发起的“人权话题”等等,这些话题的典型潜在逻辑就是美西方在自己最脏的领域主动对别人发起攻击,试图转移话题的重点,然后在靠着攻击抹黑别国的同时来掩盖自己的黑历史——这些话题看起来美西方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别国,只不过这些话题的正确打开方式都是“反着看——美西方宣传的是别国的不好,别国的人权问题,本质上都是自己的问题更严重,而且顽疾久久不可能解决——美西方骂别人的都是自己的问题”。但凡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谴责别人的,自己的屁股基本都不干净,甚至更脏。这一点不光适合放在美西方的“认知作战”上,而且也适合放在人类社会中

另一个最让各位司空见惯但是回回都屡试不爽的做法——引起人的共情(尤其是悲情)。具体来说就是要么制造一些普通人都互通的悲情事件,人喜欢看的热闹等等,要么就是大肆散播单方面的舆情(比如一个人被按在地上暴力压制,但是丝毫不宣传此人是犯罪分子等等;某老人躺在地上无人救助,但是实际上事情又绝非那么简单,但是吃瓜者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在那滥情——去可怜自己认为的弱者),然后通过放大一方面来打压另一方面。就拿明明加沙地带的死亡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儿童,远超以色列,而且以色列本身就是入侵者;但是以色列和美国以及西方媒体就是竭尽全力去散播各种以色列的惨状——哪怕很多视频,图片本身是来自加沙地带人民的悲惨遭遇。还有一个最典型的就是社会上出现的“自己违法违规导致自己身陷囹圄或者不幸遭遇”但是由于人群相信“谁弱谁有理”,于是群起攻击官方,攻击警方等等。

或者利用大众对城管,对官方群体的典型刻板标签的一些不满来进行放大——比如美西方最喜欢在宣传中国严打贪腐问题的同时大肆渲染“中国这么做,反而更说明自己内部问题很严重等各种谎言谣言”——人性是阴暗的,光明的东西未必有受众,但是黑暗的东西总能吸引更多的流量。香港2019黑暴时期的美西方媒体把关注点高度放在警方的使用枪械上,丝毫不报道黑暴分子的烧杀抢掠暴行;再加上黑暴被定义为是“争取自由民主”以及被官方明明定义为港版颜色革命的时候,美西方还是在国际上大肆攻击官方,抹黑警方等等,甚至还扬言制裁官员等等。可以说,虽然黑暴分子在作恶多端的情况下陆续得到应有的报应和制裁,但是美西方拿着狱中的,拿着被法律制裁的违法分子的“悲惨遭遇”在国际上骗取同情,不可谓不够邪恶。

但是网络时代,信息不是公开的吗?为什么还是无数的人被“牵着鼻子走”?很简单,信息茧房(人们总以为自己活在公开信息里,但是问题是真实情况反而是自己只活在和自己信息有关的信息茧房里)的巨大效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反而得到了放大和进化——也就是说人只关注自己周边的世界,也只关注和自己有关的信息。由于大众默认自己接触的信息来自发达的网络,来自公开的世界,但是问题是由于个人的特性差异以及大数据的特定推送只能说自己关注的问题会大肆爆发在自己的世界——自己关注的只会越来越多,而自己不关注的越来越少,但是这就造成了越来越深刻的偏见和无知;而自己关注的信息和话题一旦被确定,敌对势力操控起来就很方便了。

当然,认知作战由于不仅仅是真人参与,也包含后台机器人等参与,因此出现在认知作战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包括但不局限于传媒,文字,图片,社会舆论,热点话题,视频等等,而这些表现形式极为复杂,渗透剂为全面,老百姓的思维,认知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被定向塑造”——而之后再借由舆论进行病毒式扩散,最典型的就是评论(不管是各个平台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

还有一个岛内媒体在民进党的控制下总是能够制造出一些“案例”然后进行分析来模拟大陆的所谓对台认知作战——也就是说,认知作战成为了自编自导的骗术,然后去洗脑信息茧房的大众。民进党能够长时间执政除了绿色恐怖,对岛内大众洗脑;这种“真假难辨”的“认知作战戏码”也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一点大众根本没能力分析出来,分辨出来。当然,大众由于自认为自己接触到的是真实的,客观的,公开的,自然又加剧信息茧房的效益。

因此,笔者的金句——什么信息突然一下子在各位接触到的平台大量出现,绝对是有问题的,吃瓜观众千万要保持距离理性吃瓜,不要轻易下场参与。被别人不牵着鼻子走的前提就是“不要轻易靠近,不要轻易发声,不要自作聪明,聪明人从来都是傻子”。这个时代,情绪主导了社交平台,正因为大众开始乌合,任何事情都是先输出情绪,不再关注所谓的事情真相,因此给了境外敌对势力可乘之机。只不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去反击对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