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要走出去,就要学着当年的合资品牌一样,从塑造市场、教育消费者开始?

【本文由“九点九_Mr”推荐,来自《大众高管:中国车企2年半就能推出一款新产品,我们需借鉴中国经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早就说过,德国模式就是几个大厂养一堆供应链上的本土乡镇企业。汽车产业链这么长,德国大厂全球销售都带着本土供应链,把利润让给上游那些乡镇企业,就是那些所谓的“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拿着专利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躺着赚钱,一周上班四天,一天五小时,限制产能提高利润率。突然有一天发现时代变了,大厂们是很着急,但是“隐形冠军”们不急,也没有创新的动力。

很多人可能奇怪,为啥那些百年车企造出来的新能源车还不如蔚小理这种新势力呢?很简单,因为蔚小理依靠的是中国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很多核心领域从国家八六三计划开始中国企业有三十年以上的积累),而德国车企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只能依靠“隐形冠军”老爷们创新,但是老爷们一方面躺着赚钱赚惯了,另一方面又离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的汽车市场太远,没意愿创新,也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所以尝试了几年迟迟造不出来令人满意的核心零部件。

百年车企们要是换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那所有问题会立马解决,就像特斯拉一样,但是那样会饿死养尊处优的乡镇企业大爷们,品牌光环层面也矮了一截。然而企业最终都是自保的,德国大厂们都自身难保的时候,还会管上游的老爷们吗?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德国大厂已经开始做一些换中国供应链的尝试。这套逻辑一样可以套用在日本身上,其他一些相似行业也同样适用。

延展一下,以前总说中国当年搞合资模式是用市场换技术,其实不然,中国当时既没有家庭乘用车市场(或者说市场小且不成熟),也没有换到什么技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搞合资,那个时候中国家庭用车估计都没有东德多,有个毛的市场,整个乘用车市场恰恰是合资企业这么多年塑造出来的,比如4S店的概念等等。

反过来讲,为什么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力远远高于欧美日品牌,在合资品牌在国内销量节节败退,但是中国车在欧美日的出口销售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销售还没有真实实力对比这么明显。抛开贸易保护的因素,正是由于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被塑造出来,没有被塑造成熟,消费者教育还没有到位,所以中国车企要走出去,就要学着当年的合资品牌一样,从塑造市场、教育消费者开始。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