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测试付费短视频功能,平台或将抽成30%,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11月16日,“抖音测试付费短视频”的话题引关注。记者尝试在抖音发布视频,发现确有付费视频的新功能。功能要求粉丝数不少于10万等,页面显示,平台或将抽成30%。

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未来的法律问题,这并不是说内容违法导致的,而是这个模式本身就与现行的规定有冲突。

从节目的播放上说,优爱腾这些平台虽然也收取会员费,部分节目或影视剧甚至要VVIP才能看,但这些都是平台先向制作方采购,然后再通过平台收费获利,之后如有分成也是平台与制作方之间事情,与消费者无关。而消费者对消费有任何问题,交涉的对象也是平台,而不是节目制作方。

而抖音的付费视频,本质是消费者直接向内容的生产者付费,抖音只是在其中抽取一部分费用作为分佣。这样一来,内容的生产者就成为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者,而这背后带来的问题就非常大。就说最明显的两大法律问题:

第一 素材的来源问题。众所周知,现在很多视频都大量使用了电视剧、游戏等等作品中的内容。在过去,内容方还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UP主可以说“我就是纯分享,不为了挣钱”,你也不好挑理。然而,如果成了付费视频,“不为了挣钱”的理由显然就站不住脚了。这背后的法律风险,是很多小博主想不到也难以处理的。

第二 是监管问题。在中国的监管模式下,网络视听内容上线都是要经过审核并颁发许可证的。今天B站、抖音等平台虽然也有很多实质上的视听节目内容,就像是之前的朱一旦系列短剧,在免费的模式下,也还可以辩称“分享交流”,规避视听节目制作的法律风险。一旦这些内容需要付费,性质上也就成为了文娱商品,背后也会有各种监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而且,与抖音不同,优爱腾平台的很多内容虽然需要会员或者VVIP才能看,可这些内容在上线之前是经过了审核的,只不过是在销售环节设置了付费门槛。而抖音这边,对其庞大的体量而言,其必然难以对所有内容做审核。而且就算通过了抖音的内部审核,其作为网络视听内容,能否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也是未知数。

现在B站等平台也有一些教师、知名UP主有课程销售。但这基本上也是以B站官方制作而后销售的方式去进行的,这个模式也可以很好的帮助这些人规避法律风险。同样的,在网文平台,网文的上架、销售等过程,也是有编辑和平台在把关,且双方也签署了相关合同,可以最大程度保护作者。否则,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不加限制的发表和收费,风险也会非常大。

在这一点上,中国与美国等国还是不同的。美国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监管,即便有人销售自己制作的视听节目内容,只要正常缴税也没什么问题。而在中国,你自己写书、打印、装订,免费发给100万人看,那就是你财大气粗,但如果你把书定价10块一本,哪怕就卖给了三五个人,也是非法出版印刷和非法经营。

目前抖音付费内容的门槛是10万粉丝。以抖音涨粉的难度来说,这个门槛其实很低。除非抖音也走采购-收费模式,否则如果只让博主自己制作,然后上线发布的话,那接下来的法律风险就很可能远超出抖音博主自己能控制的范围。

即便不从内容的质量、付费意愿等模式来讲,至少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在没有模式创新或者相关法律法规修改以前,这个模式也是难以持续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