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铁路发展过程比较

500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来临。

铁路的诞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为铁路开创了陆地运输的新时代!

铁路的发明使得人类第一次有能力脱离河流在陆地上进行大规模、低成本、快速地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铁路对所有陆地大国都具有战略意义。

铁路的修建使得陆地大国摆脱了河流的束缚,第一次掌握了在境内实现资源大规模、低成本调动的手段,因此所有大国通常都是铁路大国,也必然是、必须是铁路大国。

西方列强如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基本在19世纪就完成了全国性铁路网的修建。

500

中印铁路的起点

印度独立时,从英属印度殖民地继承了5万多公里的铁路。1950年印度的铁路营业总里程为53596公里,并且还拥有388公里的电气化铁路。

印度继承的铁路是一个完整的铁路网,印度境内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已通过铁路连接在了一起。

500

500

从1876年中国土地上铺设第一条铁路起,到1949年的73年间,中国一共修建了铁路2万余公里。

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能勉强维持通车的仅有约1.1万公里。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广大铁路建设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在沿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奋力抢修被破坏了的铁路,到1949年底中国大陆上的旧有铁路基本上修复,通车里程达到21810公里。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铁路长度与印度相差了3万多公里。

除了铁路长度的差距,中国铁路网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路网不完整,中国的铁路主要是由西方侵略者修建的,目的是控制和掠夺中国的资源,因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

中国广大的西南地区、西北的新疆以及青海西藏等主要地理板块都没有开通铁路。不提青藏高原、新疆这些国土广袤的地方,四川盆地都没有铁路与外部连接,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也没有通过铁路连接起来。

500

中国的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印两国建国后铁路网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一直都是重点建设项目,各届政府都十分重视铁路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是成渝铁路。

1950年6月,成渝铁路全线开工;1952年6月竣工,四川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00

从1950年至今,中国平均每10年新修的铁路长度都保持在在1万公里左右,即使是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了铁路的建设速度。

从1950年至今,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从2.18万公里增长至2022年的15.49万公里,成为全球铁路营运里程最长的国家。

印度独立后也一直坚持修建铁路,但是印度修建铁路的速度远远慢于中国。

从1950年至今,印度平均每10年修建的铁路长度仅有2000公里左右,这个速度仅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在1971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印度每10年修建的铁路长度仅有1000多公里。

500

印度的这种铁路修建速度,10年都无法建成一条铁路线。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国代表性铁路的建设速度:

成昆铁路北起成都站、南至昆明站,线路全长1096千米。

成昆铁路始建于1958年,1959年至1969年期间多次停工后再复工,最终于1970年7月1日全线竣工运营。

成昆铁路贯穿了横断山脉,修建难度极大,但即使在中国最混乱的文革时期,中国仍然只用了12年时间就完成了1000多公里铁路新线的建设。

500

京九铁路全长2315千米,连接北京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也是中国国内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的最长双线铁路;为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中的一纵。

1993年,京九铁路全线动工建设;1996年9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

2003年1月10日完成全段复线铺设;2013年2月6日完成全线电气化改造。

500

中国在70年代修建1000多公里成昆铁路用了十二年时间,在90年代修建20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仅用时三年。

中国的效率与印度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中国和印度两国在铁路修建速度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的铁路长度在1996年超过印度。

此后由于中国铁路修建速度的加快,中国铁路里程对印度的优势还不断扩大。

202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为14.63万公里,而印度仅有6.80万公里。

从1950年至2020年,印度一共修建了1.31万公里的铁路。

在此期间,中国修建了12.41万公里的新铁路,几乎是印度新修建铁路的10倍。

500

中国不仅铁路的长度超过印度,铁路的技术等级也显著高于印度!

中国铁路的电气化率和复线率都明显高于印度,这种差距在2000年后更是逐步扩大。

根据前铁道部长刘志军2000年考察印度的报告,印度铁路的复线率仅有25.0%,铁路的电气化率是22.7%。

2000年,中国铁路的复线率是36.5%(2020年是59.2%),电气化率是21.6%(2020年是74.1%)。

印度铁路还存在其自身的特殊问题:轨距没有统一,存在三种轨距的铁路。

2000年,印铁营业里程为62759km,其中宽轨44 383km,占70.7%,米轨15013 km,占23.9%,窄轨3 363km,占5.47%,单线铁路有47 053 km,占75.0%,复线15706 km,占25.0%;电气化铁路14 261 km,占22.7%。

500

铁路货运效率

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一直远高于印度。

1980年中国的铁路长度仅有5.3万公里,比印度的6.1万公里少了近1万公里。同年中国的铁路货运周转量是5707亿吨公里,是印度1585亿吨公里的3.6倍。

2020年中国的铁路长度增长至14.6万公里,比印度的6.8万公里多了7.8万公里。同年中国的铁路货运周转量是30372亿吨公里,是印度7077亿吨公里的4.3倍。

中国的铁路货运周转量是印度的4倍多,而中国铁路的总长度只有印度的两倍,两国在铁路运输效率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500

从8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建设了以大秦铁路、神华朔黄铁路为代表的重载铁路,在铁路重载技术上达到了世界第一。

大秦铁路是我国利用铁路重载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运煤专线,常态化开行10000吨和20000吨的重载单元列车。大秦铁路最高年运输量达到4.5亿吨,平均每日运输量达到123万吨,是世界铁路运输的最高记录!

500

印度也从发达国家引入了重载技术,并在少数线路上实现了重载运输,但总体规模有限。

印度在长期规划中计划建设6条货运专用走廊,初期主要建设2条:即所谓的东部走廊和西部走廊。这2条走廊均服务于德里附近的北方腹地,但是目前均尚未建成投入运营。

500

高铁技术

客运高速化是20世纪70年代后的技术发展趋势,日本和德国、法国引领了这个技术潮流。

以日本、德国、法国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强国都修建了高速铁路网,开发出了新型的高速铁路机车。

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要晚于日法德等国,中国的首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2008年才开通运营。

但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很快,高铁网络的建设规模庞大,远远超过了日法德等国。

作为对比,印度高速铁路的发展十分落后!

2015年印度对首条高铁进行了全球招标,最终日本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获得了印度的高铁项目。这条高速铁路连接印度最大城市孟买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全长505.8公里。这条铁路在这两年已经开通运营,实现了印度零的突破。

500

2022年,中国高铁的营运里程达到4.22万公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速列车的技术最初是从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引进的,但是中国很快就掌握了高速列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复兴号就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

事实上,中国相当于是用高铁技术又修建了一个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铁路网。

500

从2008年至今,高铁网络深刻的改变了中国铁路的客运情况。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高铁网络深刻改变了中国人出行的方式。

高铁网络建成后,我们中短途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就是高铁。

500

从铁路看中国的建设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铁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运输能力成倍增长。

中国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完整的铁路网,在铁路技术发展时也能把握时机及时引进新技术并实现铁路的升级。

中国成功完成了铁路电气化、重载铁路技术、高铁技术等铁路重要技术的升级,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全球运量最大的重载铁路等。

中国的铁路建设之所有能够快速发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民众的配合。

即使是在文革期间,中国的铁路建设速度依旧很快,10年中建成的铁路干线共有5669公里。在此期间建成的铁路包括贵昆、成昆、湘黔等重要干线,建成了跨越长江天堑连接津浦、沪宁铁路的南京长江大桥和贯通焦枝、枝柳线的枝城长江大桥,开始兴建襄渝、阳安、枝柳等铁路。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之所以铁路修建的速度很快,主要原因是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比重较大,特别是新线建设所占比重更大,超出其他任何时期。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建设投资为120.31亿元,占国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12.3%,其中新建铁路投资为84.24亿元,占铁路建设投资的70%。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建设投资为185.33亿元,占国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10.5%,新建铁路投资为119.40亿元,占铁路建设投资的64.4%。

广大铁路建设职工和铁道兵指战员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坚持生产,是这一时期铁路建设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铁路建设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此外,群众们对铁路建设的支持同样不能忽略。例如在修建襄渝铁路时,沿线地方派出了大量的民兵和老百姓参加建设。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在困难时期仍然能够发展的重要原因。

反观印度,政府领导层有发展规划却无力实施,民众对国家的发展规划支持不足甚至阻挠,印度官僚体系贪腐导致建设工程质量低下等都导致印度的发展速度缓慢。

印度拥有中国崛起的所有条件?我觉得是想多了!

人口、国际环境等都是外部条件,印度内部的混乱才是拖慢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

印度想模仿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很多条件以及很长的时间。

参考资料:

1、《中国铁路建设》

2、《国外铁路总览》

3、《图解国外高速铁路》

4、《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年》

5、《铁路改变世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