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重庆某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起血案

10月30日,“红星新闻”以《重庆15岁职高男生刺死室友案二审开庭,死者父亲:要求赔偿109万》为题报道了重庆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薛某用水果刀刺死室友小龚一案的最新审理情况。

据红星新闻报道,2022年11月10日,重庆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薛某与担任班长的室友小龚在上课时发生口角。当晚回到寝室,薛某拿出一把水果刀向小龚挑衅,随后将刀刺向小龚,导致小龚心脏破裂。120医生赶到案发现场,抢救无效,宣告小龚死亡。薛某和小龚都出生于2007年。惨剧发生时,薛某和小龚都还未满16岁,距二人入学仅2个月。薛某的室友及薛某本人均提及,入学以来,薛某和小龚关系一直不好。小龚是班长,会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喜欢吵闹的薛某常被批评。小龚喜欢打游戏,有时会打到深夜,影响薛某休息。薛某对小龚很不服气,争吵过几次,但事发前没有动过手。

2023年8月31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一审当庭宣判,认定薛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决薛某有期徒刑14年,赔偿受害者家属5万余元。10月30日,这起15岁职高男生持水果刀刺死室友一案,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庭审结束后,被害者小龚的父亲龚先生告诉红星新闻,此次庭审中,他当庭提出诉求,希望法院判处薛某无期徒刑,以“帮助犯”判决薛某的室友小杨、借给薛某水果刀的同班同学小何,要求薛某、小杨和小何及其监护人共同赔偿109余万元。龚先生说,提出赔偿诉求,主要是希望涉事人员受到“惩罚”,为儿子讨一个公道。

看了这起新闻,心情实在沉重。两个初中毕业不久、刚刚进入某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仅因琐事纠纷,竟然酿成一起血案。一个生命陨落,一个人生进入歧途,唉!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屡屡曝出恶性霸陵事件,每一次都震惊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然而,人们总认为这些事件是个案,是偶发事件,其实大谬不然。在学历社会背景下,国内多数中职学校先天不足,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些学校自身资源有限,教育理念落后,办学水平不高,招生大多困难,许多中职学校只是勉强维持而已;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大都只是混个官位或混口饭吃而已,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相对而言,高等职业学院要好一些,毕竟有“大学”的光环罩着,不管如何下三滥,总比不入流的中职学校要好得多。

说实在的,说句难听的,中职学校就是教育中的“鸡肋”,无足轻重,难有作为。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虽然国家政策层面很重视中职教育,但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兴趣不大,关注度不高,因为中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可以忽略不计,尤其在技术创新和工业“智造”方面,中职学生够不着,只能干瞪眼。如今连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困难,中职毕业生能干啥?中职教育高不成、低不就,地位实在尴尬。中职教育该怎么办?应当好好琢磨琢磨,好好规划一下了!

当下中职教育的最大价值是接纳了大量(约二分之一)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消除了社会隐患。当下少年犯罪的情况啥样,自己去网上检索一下便知。中职学校学生打架斗殴事件有多少?大家不妨自己打听打听。不光男生打,女生也打,媒体曾曝光了不少案例。这样的中职教育难免令人失望,而中职毕业生往往也不过是“打工仔”而已;少数优秀中职生遮不住中职学校的破脸。

在当下,大学毕业生的内卷有多严重?家有高校学子的家长最清楚。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所谓“第一学历”的门槛就将其中大部分人阻挡在外,不仅有“本科双非(985、211)”的标准,更有“本科四非(985、211、双一流)”的门槛,就连一些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也因“第一学历”而在求职时灰头土脸。在当下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社会大环境下,中职教育如何有作为?

就重庆的这起案件而言,杀人的薛某固然有自身的问题和责任,然而背后更大的问题和责任是在学校与教师身上。首先是重庆这所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说一句不带歧视的话,这所学校很大可能是一所民办的中职学校,由教官管理学生这一点就令人起疑。其次是薛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没有完全尽职尽责,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得很不够,很大可能是把管理职能交给了班长小龚同学而撒手不管,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和化解矛盾,学校与教师责任很大,估计这所学校大概要赔偿几十万,至少得十万起步。然而,再多的钱又如何?一条年轻的生命已经从校园里消失,两个家庭的悲剧在继续上演。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