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配角“疯狂上桌”究竟为何?
©️燃影视
文︱耿瑞瑞
从《狂飙》的“高启强”到《偷偷藏不住》的“桑延”,再到《长月烬明》的“欢门”、《我的人间烟火》的“孟宴臣”,以及刚刚收官的《云之羽》的“宫二、宫三”和“上官浅”,今年多个电视剧集中非主角色纷纷出圈,成为今年的行业现象。
配角上桌,源远流长
一部电视剧的成功来自于各方的努力,一部电视剧的成功也会给各方带来红利。在一部电视剧中主角的地位是毫无争议的,配角也能凭借出彩的演技和人设收获超过主角的热度和观众喜爱度,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剧集行业发展的红利,也是市场需求的悄然转折。
配角逆袭的戏码在早先年纷纷出现,比如《宝莲灯》中饰演二郎神的焦恩俊、《克拉恋人》中迪丽热巴饰演的高雯收获了比女主角更多的赞誉。根据智库星图9月18日-9月24日数据显示,《云之羽》中饰演女二号上官浅的卢昱晓和男二号宫尚角的丞磊、及宫远徵成为涨粉最快的三个角色,同时“夜色尚浅”CP也称为最具有讨论度的一对CP。让主角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谈起配角上桌,今年最成功的剧集属于《我的人间烟火》这部豆瓣评分3.2中的“孟宴臣”,短短几天,凭借各种“二创视频”血洗互联网,拥有数十个超过六位数的二创视频,多个高位热搜。
“配角上桌”这种词语本身就是流量时代的产物,前面吃上饭,后面接代言,实质上还是粉丝买单。
配角的胜利,主角的尴尬
配角话题出圈,进一步为剧集制造话题,甚至可以助力拉动剧集破圈。细细观察今年配角出圈的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主角专业能力不够,配角演技出彩。作为“偶像剧御用男主”的杨洋在《我的人间烟火》中演技油腻,而出场时长少之又少的魏大勋在娱乐圈沉淀了数年,对孟宴臣这一角色的理解与演绎为这个角色加了不少分,“金丝眼镜”为他增添了斯文败类的气质。其次,配角人设带感。《狂飙》中高启强与高叶,《与君初相识》中的顺德帝姬,《莲花楼》中的角丽谯。在《狂飙》中,高叶在面对警察上门询问时,一脸不耐烦地踢开了儿子的玩具车,后又斥责“我给你脸了是吧”,指桑骂槐。此外,CP感也增添了不少分。《当我奔向你》的副线CP“姜个顾事”双向暗恋有了超出预期的热度。饭圈有句话“成功的男人背后不一定有成功的女人,但出圈的配角背后往往先有出圈的CP”。在剧集中,主CP要承担主要叙事的功能,而副CP受限较少,创作空间大,戏份少,留给观众更多的脑补空间。当副CP火了之后,戏外真人演员也会有线下扫楼、见面会、合体采访等物料也为CP热添了一把火。
角色人设与完美程度是艺人选择剧本的重要依据。但是现在这个观念正在有所转变,人物不需要十分完美,演员的演技、特色甚至话题度都被纳入参考范围。
社会心态转变,观众逐渐觉醒
配角人物层次丰富,逻辑完整,往往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也更有情绪爆发空间;相反主角往往会更普通、更正面、更完美,在剧集中成为被影响的部分。如陈都灵在《长月烬明》中饰演的角色不是无端的“恶”。而是经历被抛弃之后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开始变化,并非善良即丑恶。观众希望看到真实的人性,在关注人物价值取向的意识下,相对于配角的塑造,主角往往需要较为正向的输出。尤其是在《人民的名义》《狂飙》等这类主流电视剧中,配角的闪亮就更加明显。社会心态的变化让观众明白了,多数人拿到的剧本不是开挂的人生主角,更加希望在配角身上看到自己或者周围人的影子,从而挖掘自己可以入口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更加多元的娱乐选择下,观众的审视意识会更强,更加强调视听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获得感。从自我投射,到寻求认同,观众情绪的变化,为配角欢呼,成为观众喜欢的一种互动。魏大勋饰演的孟宴臣,展现了人性的脆弱,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落地。他对妹妹同病相怜,一方面从小受到母亲的压制,另一方面在社会层面上又是上位者,拥有一种压抑的绝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剧集口碑优良,主角粉丝素质高,很少会出现让剧方为难的情况。因此对于剧集本身,配角出圈会为剧方带来许多红利。首先在内容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打造更具魅力的人物是硬性要求。其次相对于大流量的主角,流量小的配角对于剧方来说配合度更多,营销价值更大。
观众口味飞速迭代和影视内容赶不上趟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无人能够预测爆款。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硬实力才是制胜的王道,“大勋事变”更加彰显了观众拿回了对演技、故事、人物定义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