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上品西风 老兵滇贵游之七
主席的诗词是一绝,视野宽广,大开大合,傲视天下。
可主席诗词里少有的凛冽,少有的煞气,少有的灰暗就在娄山关。
登上娄山关,众山群伏脚下,险峻威严,可主席在此却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的戏谑和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只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感叹,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遗憾。
刚打完胜仗的红军队伍,在主席眼里却是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娄山关大捷是红军离开江西根据地后的第一场较大的胜利,歼敌六个团,获得了补充,最重要的是提升了信心。可主席听到的军号声却如哽如咽。三十万走出根据地的红军,到此地只剩3万。
同行的战友温京南的爷爷倒在了湘江,父亲来到了遵义。红二师六团侦察连的战士,突破湘江后一直是整个红军的先锋队。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这时在生死关头的红军还未彻底走出困境,被撵出根据地的党中央居无定所,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葬送,现在主席挑起的是千斤重担,主席的心情就如词中的描述,烈烈西风中的如血残阳。
走出娄山关的红军还要爬雪山过草地,九九八十一难后才成为闪耀中国的红星。而此时只是一支虽充满希望却前途未卜的弱小武装。
登娄山关,脑中却有另一个场景,在荻港,看滚滚长江,随着向全国进军命令的下达,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气势如虹,横扫天下!
此时的主席却在告诫自己,不可沽名学霸王。
万里长征,这时又要从头越了。
娄山关脚下有一个红色小镇,这里是原有的娄山关村的居民,搬迁到这里形成的一个小镇。
在山上参观时碰到一群搞团建的人,正在纪念碑下听讲解员讲述在娄山关战斗中失去一条腿且没有麻药进行了三次手术的钟赤兵将军的故事。
我们同行的一个人和钟赤兵家很熟,他说钟将军最有名的事是主席亲口说要在娄山关为钟赤兵里一块碑,上写”钟赤兵在此失腿一只“。
我们在红色小镇吃饭,小镇中央就是钟赤兵广场。广场中将军拄拐独腿站立,身后的造型是高高的娄山关和列列的军旗。
中国工农红军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绚丽的一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