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鬼片还瘆人,不愧是豆瓣9.1的暗黑番
在今天正文开始前,本花想先问家人们一个问题:
一个没有人的城市,为什么会有餐厅、旅馆和商店?
不过这个答案比较出人意料,猜不中也是正常。
实际上,这座城市有人,因而自然有餐厅、旅馆和商店。
可是这里的人从来不出门,也不和其它人进行交流,将一切运营都交给机器人,如此才造成了“没有人”的假象。
而这个“没有人”的真相,便只有站在最高处拿着望远镜仔细看,才能发现。
这个故事看起来简单,但是不是感觉有点阴森森的。为什么人们从来不出门?为什么人和人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为什么外界的一切都只有机器人来运营和服务?
这就要说到本花今天要给大家安利的番了。
01
《奇诺之旅》:
日版“魔方大厦”
《奇诺之旅》动画有两季,部分故事有重合,但一部是2003年由A.C.G.T.改编制作,另一部则是2017年由Lerche改编制作的新版。
两版的评分都很不错,前者豆瓣是由17000+人打出的9.1,后者为3000+打出的8.5。
今天主要和大家回顾的还是最经典的第一季。
其实同样作为公路番中必被提起的经典之作,它本身较之《少女终末旅行》还要稍微冷门一些。
原因就在于《奇诺之旅》的叙事方式。
首先,它是一部公路番。即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番剧类型,主角通常会因为生活、理想、复仇、躲避追杀、寻宝寻亲等等各种原因而踏上漫长的旅程,并在过程中遇到各种人、事、物甚至困难险阻。
比如《西游记》这样的故事。
这类作品放在集数有限的番剧当中,比起其它类型就可能会少一些故事连贯性、完整性和细腻感。
再者,《奇诺之旅》虽然同样是偏单元剧(一集一个或多个故事),但是它手法上重叙事与设定而轻塑造,是个有着浓烈的寓言甚至哲学气质的番。
主角奇诺(女),从自己国家离开后,便和自己一个会说话的摩托车伙伴艾尔梅斯,踏上了旅行的路途。
沿路她经过许多个风俗奇特的国家,比如以外来人的认可度来确定是否将某项传统作为本国传统的【传统之国】,还有数十年如一日地悲伤着的【悲伤之国】,还有大家喜闻乐见的【不必工作之国】(doge)......
这真的是女主,不是男主
就像《魔方大厦》里的设定,《奇诺之旅》的宇宙就像那个魔方,每个国家就像魔方里不同位面的世界。
但值得注意的是,奇诺虽然作为带领观众领略作品内容的主视角,但是她本人却极少参与进事件当中。
她有自己的原则——在任何国家都只待三天,只需要知道那是怎样的国家。
在番里,她仅仅作为旁观者,或者说一双眼睛,带我们走进这样那样的国度。
开头的小问题,则来自《奇诺之旅》动画首集的首个国家——【能知道他人痛苦之国】。
奇诺一进城门,就发现这个城市空无一人。她通关签证、购买补给、住宿温饱等问题,都是由机器人接待。
可待她快要离开而登上山顶看这个国家时,她发现城里并非没有人,只是大家似乎都闭门在家,没有一个人出门。
更古怪的是,大家都是独自一人居住,没有任何一户有家庭。
而回到城里的奇诺碰见了一个人,刚开始这人对他避如蛇蝎,直到他试探性地问奇诺“你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并得到肯定答案以后,才送了口气,表示愿意和奇诺交谈。
原来,这个国家有一项发明,为了了解彼此的痛苦而学会体谅他人,这个国家的人开发了一种液体机械,只要喝下人和人之间便不必通过言语交谈,直接就能互通心意。
刚开始,社会因为互相理解而变得日益美好甜蜜,但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相应的,对对方的埋怨或隐瞒对对方的埋怨就变成费力且更加痛苦的事情。
因为不想让对方担心或内疚而只能逼迫自己想些其它的事,但这实在是太耗费精力了。渐渐的,每个人都害怕和别人靠近,怕被看穿心底。
只是市井中人的故事都这么难以承受了,那么这个国家所处位置更高的人又会怎么样呢?
这大概就是另一种说明,对桃花源、理想国和乌托邦并不可能真正存在的内在矛盾的说明。
思维透明化会放大某些矛盾和极端,而这些矛盾其实本可以自然纾解的。
“知晓了他人的痛苦,反而不能一起生活。”
02
想象VS现实
人所承受的一切都是自己作的?
其实自打看了《奇诺之旅》,本花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是群居动物”这句话。
小时候理解这句话,只简单以为群居是人的天性,人人都爱烟火气,人人也都有依靠他人的时候。
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走过的路越多,我们便会意识到人类的群居特性除了这一面,还体现在另一面。
那就是即便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但是灾厄来临时,依然会被牵连。
大到地球环境崩坏的世界末日假说,不论你是否爱护环境,谁也逃不过被海浪淹没或是废土掩埋的结局;小到企业经营不善而倒闭,无论敬业与否,只要是员工就都要面临失业的焦虑。
这里本花就要跟家人们说一说《奇诺之旅》里,有两个在各位看来绝对是向往之地、桃源所在的国家了。
其中一个就是【可以不工作之国】。
这个国家的背景是一个拥有非常富饶的资源的地方,所以收入都会自动进账。
看到这里,是个人都感到心动。
但是这里的人发现,人不能光是轻松度日,每天如果不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就会堕落丧志、成为废人。人生总得做些事情,那就是工作。
而且有个问题,事实上每个人可得的收入虽然可以自动进账,但也得是公平分配,有人会很多,有人会很少,这要怎么分配呢?
于是他们想到一个办法——按照工作的艰苦程度来获取积分。大家都做一样的工作,谁做得多,谁获得得就多。
看到这里多半也就发现了。
大部分工作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做,而且会更快更好,那么人类做的很多都是无意义的工作,做这些仅仅是为了找事做,以及获取收入。
看完这个小单元,大家会怎么看待工作这件事呢?
第二个有意思的国家叫做【多数表决之国】。
顾名思义,做一个决定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
这个国家之前的统治者是一个非常独裁的人,百姓在他的统治下苦不堪言,于是便起义推翻了前任统治者的统治。
为了要一个更公平也更民主的环境,他们决定以后的国体也是以人民为主,每项决议都由全体人民举手表决。
刚开始,很多大方向的问题的确看起来解决得很公正,然而随着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搬上决策台后,这个世界乱套了。
人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乃至被提出并执行死刑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个国家竟然只剩下一个人了。
多么哲学的结局,这剩下的1人,究竟是多数的胜利呢?还是少数的成功呢?
可以说上面两种国家,绝对都曾出现在我们对未来的设想蓝图之中,是许多理想主义者的美好愿望与想象。这些想法其实毫无问题,也没有对错之分,但显而易见的是——
不论任何事情,只要当事态走向极致或极端时,便物极必反——可能它离结束与毁灭也许就不远了。
03
人要重塑成什么?
于心于己才无愧
其实关于本番最神秘的、也是最重要的角色——奇诺,她自身的故事也很是值得唏嘘。
她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叫奇诺,她的名字没人知道,只知道貌似是一种花的读音,但是有些难念,所以从小就容易被身边的人起难听的外号。
她出生的国家是【大人之国】。在这里,12岁以上被视为大人,在那以下则是小孩。
而所谓的大人,就是从事工作的人。
“听好了,与你们小孩不同,大人不允许做一切自己喜爱的事情,只要是工作,即便是不愿做的事、错误的事,都必须去做,这是相当艰苦的事情。”
“那是相当痛苦的事情。”小奇诺也这样说。
小奇诺
然而,这里的大多数成年人,一边做着痛苦的活儿,一边却依然挂着快乐的笑。
这是怎么回事?一个路过【大人之国】的旅行者疑问。
小奇诺回想老师曾对她说的:
“......等你们到了12岁时,就会被打开脑袋。从中取出“小孩”的部分,只要接受了这一手术,你们将在一夜之间完全成为大人。”
“此后,包括讨厌的事在内的任何事情,都能面带笑容地完成。”
旅行者却和小奇诺探讨大人的真正本义。
“对我来说,无法理解何谓‘像样的大人’,能够去做讨厌的事,就能称作‘像样的大人’了吗?讨厌的事永远持续,这样的人生会快乐吗?”
于是,独立思考能力尚存而又正好满12岁的小奇诺,在她做“成人手术”那天,问她的父母自己是否可以选择不做手术。
可是,当地人却认为这是悖逆之言,她的父母更是认为小奇诺是他们的失败之作,打算拿刀杀死这个“失败之作”。
“要处分你,因为你违逆了上位的父母,这是理所当然。孩子是父母的所有物,父母拥有处分失败作的权力。”
可是,刀子却没有捅到小奇诺身上,那个旅行者为她挡下了。
虽然有规定不能伤害旅行者,但【大人之国】的愚民和监察者却一致认为这是旅行者自己撞上来的,并不需要他们负责。
深感荒谬的小奇诺,最后骑着旅行者的摩托车离开这座城,开始踏上环游世界的旅途。
大概有人猜到这位旅行者叫什么名字了,他的名字叫奇诺。主角奇诺是承继了他的名字。
成为旅行者的奇诺,和曾经那个小女孩完全不同,她依然喜欢体验不同的事情,只是再也不会插手,除非自己也有需要。
“即便同样身为人类,也未必要互助啊。不如说是,我也有若自己沦落至同样的境地时,也希望途经的人会就自己的这种天真吧。”
动画有一个篇章是关于【和平之国】的。
听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和平,原离了残酷战争的国度。当然,事实上也是如此,表面上也是如此。
但他们的和平却是用其它国家的苦难换来的。
由于交战的两国,都有许多人对自己的亲人在战争中丧生而痛不欲生,于是双方都站出来提案,如果一定要固定一段时间就用战争来决胜负,那么就换一个战场——周边一个面积小人口也很少的国家。
他们每个月都将那个国家的面积划分为同等的两块,一国一半,比谁规定时间内猎杀的人更多,哪国则胜利。
奇诺不解,都是战争有什么区别。谁知对方回道:
“请您计算一下,塔塔达人(小国)的牺牲人数,与以往我们的战争造成的牺牲人数相比,根本就是少到不能再少了。”
“和平是需要牺牲的,而所牺牲的人,绝不可以是我们的孩子。”
借如此荒谬的方式换来的和平,却又如此心安理得地接受。
更讽刺的是,在奇诺离开这个国家的那天,她被这个小国的人拦住了。这些塔塔达人说要把奇诺绑去他们的村落使劲折磨、大卸八块。
最开始,她以为自己是被当成这个国家的人而遭到了迁怒,于是她连忙解释自己只是一个旅行者。
可事实却出乎了她的意料。
“我们憎恨这那个国家,我们被毫无意义地杀戮,连埋葬心爱之人都无法办到,但就算我们战斗也无法获胜,所以无论是谁都无妨,我们会将恰巧经过此地的你折磨至死。”
“就算只有一点点,我们也必须满足我们的复仇心。”
“这是我们的复仇。”
可能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那样,“冲撞开千万道门闱,仍身负千万条陈规”。
究竟是这个【和平之国】祸水东引,导致塔塔达人也残忍效仿;还是人性的黑色本就会导致一切的战争或是单方面杀戮。
辩不清。
研究人心与人性那么多年,依然只能感叹一句,人啊人,甚至会被轻如一粒飞灰的东西困住。
这大概就是《奇诺之旅》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地方。
本文编辑:第三方阵营玩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