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和我国最早的官僚资本家胡雪岩

500

问道者 李 百

有人把曾经的中国首富许家印和晚清首富胡雪岩相比较。许家印和胡雪岩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最大的不同,胡雪岩楼塌后为了清偿债务,变卖了所有家产,包括自己居住的豪宅,并告诫子孙:一律不得经商。许家印身陷囹圄前,则到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变着法子想给自己留些不影响现有生活品质的资产。

500

胡雪岩有一套自以为是的经商逻辑,他经常跟手下说: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这一点跟穿帮后的许家印很相似。

许老板的主业是地产,胡老板的主业是钱庄,地产的一半是金融,钱庄是现代银行的前身,本质都是为了让钱生钱。许老板通过加杠杆,用30亿元的资本最终撬动了2万多亿元的负债,赚钱的工具是房地产。胡雪岩经营的就是银行,直接放贷赚取利差就可以让钱生钱了。

许老板能够受邀站在那座最高的城楼观礼,怎么与权力勾兑还在调查,至少目前一些银行行长已经因为许老板的事落马了。胡老板怎么官商勾结,却是有据可考的。

500

胡老板的钱庄叫“阜康”,取自《华阳国志》中的“世平道治,民物阜康”。不过,阜康寓意为人民服务,实际上主要储户都是官府。官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存在阜康,胡老板拿着这些钱放贷做投资赚取利差。

拥有庞大现金流的胡老板什么都搞,投当铺、投丝业、投地产、投医药、投军火,在鼎盛时期,拥有近亿两白银的资产,富可敌国。这一点很像许老板,鼎盛时期主业是地产,预售款带来的源源不断现金流,支撑着许家印肆无忌惮地投球队、投粮油、投汽车。

500

胡老板和许老板做大盘子的商业逻辑是一样的。胡老板相信靠山不会倒,许老板相信中国房价可以永远涨下去。两个老板最后玩脱都是胃口太大,误判了时与势。胡老板动用大量的杠杆押注生丝期货,引发储户集中挤兑,最终导致流动性枯竭。反观许家印,在主业上玩脱的轨迹,是不是和胡老板也几乎一模一样?

许老板怎么跟权力勾兑,随着调查深入终会水落石出。胡老板毕竟是历史人物,怎么官商勾结的后人都知道。左宗棠要征战新疆,清政府财政没钱,只好找洋人借外债。汇丰银行的利息给的是每年一分,也就是年息10%;胡老板通过左宗棠报给朝廷的,年息是12%。

500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胡老板吃了回扣,因为筹办军火钱粮有功,还被赏赐黄马褂、官帽配二品红色顶戴,成为我国最早的官僚资本家。许老板把高薪聘请的足球队和排球队教练都让给了国家队,他的这些手法是不是又与胡老板如出一辙?许老板说,我的一切都是国家的,所以我必须回报社会。国家可没给许老板债务,许老板回报社会的方式却是自己试图全身而退,把一大个烂摊子丢给国家。

胡雪岩的兴衰史证明,官商挣的钱来得更快更轻松,对搞科技搞实业的兴趣自然就锐减了。哈佛教授费正清说过一句话:中国商人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这跟许老板的发展逻辑是不是又很相似,在地产行业的鼎盛时期,仅凭1亿元原始资本两年内就可以撬动200多亿元的货值,借助恒大的拿地特权能够四处跑马圈地,哪种实体还能激起许老板们的兴趣?

500

公众号“传达室”说,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回过头去看,除了贪婪的本性、膨胀的欲望,很难再有更合理的解释。胡老板出身贫寒,一朝翻身,富贵就是对过去苦难的补偿。在精心营造的宅院里过着奢靡的生活,娶了十二房姨太太,没入编莺莺燕燕的更是难以计数,组成一个歌舞团是没问题的。挣了钱的胡老板也搞搞慈善、乐善好施,胡老板认为,他的一切都是朝廷给的,理应回馈江山社稷。

500

2002年,一位朱姓老人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曾参观过刚修缮后开放的胡雪岩故居,难得的留下了一幅墨宝:

500

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叠峰,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现在去看,这副墨宝就像是给今天的许家印留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