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平湖”随笔

在首都阿克拉以北约100多公里的阿科松博峡谷地区,沃尔特河在这里形成加纳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也是西部非洲最大的人工湖泊。这里风景壮丽,是加纳一处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沃尔特河是西非的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多哥和加纳,上游为高原地区,河谷宽阔,水流平缓,下游是峡谷地带,河面狭窄,水流湍急,多险滩瀑布。

在阿科松博峡谷地区,一座高134.5米、长675米的弧形大坝锁住了峡谷的“咽喉”;在湖区东岸另建有一座长350米、高36米的小水坝将群山环抱的山口紧紧封住,从而形成南北长约400公里,湖面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湖岸总长约4800公里的“高峡出平湖”的奇景。

主坝的一端建有巨大的阿科松博水电站,另一端建有泄洪闸。这个沃尔特湖水利工程枢纽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渔业等多种功能。沃尔特湖区渔业资源异常丰富,是非洲地区难得的大渔场,每年捕获的各种鱼达4万多吨。沃尔特水库使沿湖地区的交通大为方便,原为运送修建电站所需物资而修建的特马港,现已建成特马市,成为加纳的炼铝、炼油等的工业基地,通过水路把夸胡高原的铝土矿运到此地加工,产品又沿水路销往国外。

阿克拉平原的土地引湖水灌溉,改变了荒原状态。随着水坝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开发,一座现代化的阿科松博镇拔地而起,成为加纳著名的旅游风景点。它背依青山,俯临湖水,风格各异的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全年游客络绎不绝。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旅游服务业,生活富裕。

这里还建有加纳最大的纺织印染厂,现在它已归香港同胞查济民集团所有。查先生每年都会在这里住些日子并检查工作。他在这里曾宴请过我,工厂的华裔总经理还特意请我到厂参观。工厂的主要产品是非洲花布,畅销非洲各国,工厂的管理井井有条,厂区整洁美丽。

500

参观水电站,作者夫妇在贵宾簿上签名留念。

总经理还陪同我们参观了阿科松博水电站。电站的加纳官员热情友好地接待了我们,陪同我们参观了电站并请我和夫人在贵宾簿上签名留念。

500

作者夫妇(左四、五)在电站的大坝上,右三是电站加方经理,其余是陪同的纺织印染厂的华裔朋友。

电站装有6台功率各为15.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强大的电力运输到加纳全国各地和多哥、贝宁、科特迪瓦等邻国。电站于1961年7月动工,1966年1月竣工。为了修建大坝和水电站,重新安置了8万多居民,还要给众多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付高额工资,花巨款派加纳人到西方培训,加之加纳当时刚独立不久,主要财政来源可可价格连年暴跌,加纳经济遇到困难,这便成为推翻恩克鲁玛政府的理由之一。然而今日,人们仍把它视为加纳人的骄傲。

500

作者夫妇在罗林斯的别墅旁合影。

参观完电站,华裔总经理又陪同我们到附近的罗林斯主席的别墅参观。这是给我这位中国大使的“特殊待遇”。这里湖光山色,绿草如茵,丘陵起伏,热带草木丛丛,空气清新湿润。别墅管理负责人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接待了我们,带我们观看每个房间并同我说,罗林斯主席经常来这里度周末。作为空军上尉的他,有时还自己开直升机来往于此地和首都“城堡”之间。

500

作者夫妇在前进的游船上欣赏两岸美景。

此后不久,加纳政府外交部和沃尔特河水利工程管理局共同邀请外国使节畅游沃尔特湖。上午9点左右,各国使节齐聚游船码头。我们登上一艘德国造的豪华游轮,舱内大厅宽大舒适,设有酒吧和餐厅,使节们可任意享用自己喜爱的食品和饮料,朋友们可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喝,说说笑笑。大厅外有宽阔的走廊并摆有桌椅,人们可以悠闲地坐在那里欣赏美景,船头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船的上层是个露天剧场,特聘乐队和剧团给我们演出非洲歌舞。

我们夫妇坐在船头,放眼望去,湖水浩瀚无际,波光粼粼,随着游轮的行进,两岸忽而险峰叠嶂,忽而断崖交错,峡谷陡立。两岸林木葱郁,鸟兽出没,猿猴叫声不时传来,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加纳朋友以一种感激的口吻告诉我们,在中国第一任驻加纳大使黄华阁下的帮助下,加纳从中国引进了一种大黄鱼,投放在这个湖里,现在已成为深受加纳人喜爱的一种渔业资源。

500

酒足饭饱之后,作者夫妇在湖心岛上边休息边欣赏美景。

接近晌午时分,游轮在一个湖心小岛的码头停下。我们下船发现,加纳主人已给我们摆好了各种饮料和餐具,特邀的厨师们正忙着烧烤食物,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还有鱼虾水产品,任我们随意选用,然后各自选好一个阴凉的座位边吃边欣赏四周的美丽风光。

在岛的一侧,建有一排凉棚,穿得花花绿绿的酋长们正坐在那里。他们手指和脚趾、脚脖上戴满了各种鸟兽状的金戒指和金饰物。使节和夫人们不由自主地都围拢过去同他们交谈并欣赏他们手脚上的饰物。他们也异常随和地同我们交流。

太阳西斜,我们尽兴而归。

-END-

 图文转自 |《出使非洲的岁月》

作者 | 郭靖安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