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见因电梯轿厢坠落造成轿厢内乘客死亡的报道!

【本文来自《云南弥勒发生电梯坠落事故,致3死17伤》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难以想象,如果不是官方通报,我大概率会认为是编故事。

出这样的事故,难度不亚于西天取经;我几乎无法分析出其具体的直接原因。

因不知其额定载重,超载不分析了;就算超载了,也只是会造成电梯运行故障,而不是产生本文生命安全事故。

170年前,安全钳的出现,让电梯进入安全电梯时代。

如有兴趣,可以网查电梯死亡报道,基本都是:乘客/电梯从业人员在井道中坠落,或被电梯轿厢夹死。

这是我第一次见因电梯轿厢坠落造成轿厢内乘客死亡的报道!

简述一下电梯主要安全措施:当电梯超过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限速器会切断电源;断电后,如电梯仍然超速下行(哪怕钢丝绳全断),安全钳动作,将轿厢夹在钢制主导轨上;在井道底坑内,还有液压/钢制/聚氨酯弹簧(个人认为本文此情景,聊胜于无吧)。

根据本文,轿厢应是发生了自由落体式的坠落,那就意味着,限速器和安全钳都失效。

就算这2者同时失效,轿厢坠落也会受到电梯钢丝绳和绳槽间摩擦力的制约,这个摩擦力非常大。

此电梯必有对重(可以理解为配重),对重比轿厢空载时约重50%,比轿厢满载时约轻50%;轿厢空载或满载时,此摩擦力必须能满足要求,否则轿厢会上下移动;人在候梯时,看见轿厢上下移动,有几个还敢坐?

限速器和安全钳失效,钢丝绳打滑,3者同时发生,概率太小了。

这3个都是必须年检的,而且商场的电梯是黑户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意味着商场必有持证管理人员,电梯必有专业维保单位,维保单位每月2次维保。

难以理解!

坐等官方吧。

热门评论 1

  • 本人表弟安装电梯二十多年,多年前我帮他打过一段时间下手,对电梯构造多少懂一点:主机、轿厢、导轨、钢丝绳、配重块。主机马通过变速箱收放钢丝绳带动轿厢上下运行,变速箱的刹车片灵敏度极高,完全失灵概率几乎为零。轿厢和配重块相向而行,与轿厢重量比不记得了。电梯井地下装有几个手指粗近一米长的缓冲弹簧,对自由落体状态下的轿厢起多大保护作用,不了解。看了帖子我同样有疑问:电梯轿厢是怎样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钢丝绳断了有安全锁,安全锁失效还有配重块,总不可能这部电梯倒霉到这三样凑巧同时失效吧?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
最热 最早 最新

  • 直接原因是鼓式制动器不能制动的,全国多次出现了。轿厢乘客多,配重没有乘客重,电梯下坠。安全钳没动作,肯定是限速器滑块有问题。电梯伤亡比较多,电梯应该是自由落体的,直接压到缓冲器。其实中国很多电梯应该加装一个蜂星结构,特别是鼓式制动器的电梯,就可以减少这种情况发生概率。
  • 你没看正规报道惜字如金吗?你还在那扯什么有的没的。
  • 本人表弟安装电梯二十多年,多年前我帮他打过一段时间下手,对电梯构造多少懂一点:主机、轿厢、导轨、钢丝绳、配重块。主机马通过变速箱收放钢丝绳带动轿厢上下运行,变速箱的刹车片灵敏度极高,完全失灵概率几乎为零。轿厢和配重块相向而行,与轿厢重量比不记得了。电梯井地下装有几个手指粗近一米长的缓冲弹簧,对自由落体状态下的轿厢起多大保护作用,不了解。看了帖子我同样有疑问:电梯轿厢是怎样做到自由落体运动的?钢丝绳断了有安全锁,安全锁失效还有配重块,总不可能这部电梯倒霉到这三样凑巧同时失效吧?
  • 发芽糙米 作者
    全部楼层
    Unkxo
    实际监管不是市场监督局么?特检院安监科也是监管单位么?
    管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市场监督局的部门分2块。
    以前是劳动局管电梯,后改为技术监督局,现为市场监督局。
  • 发芽糙米 作者
    全部楼层
    Unkxo
    实际监管不是市场监督局么?特检院安监科也是监管单位么?
    下属单位。
  • 匪夷所思,电梯安全制动措施这么多竟然还会撞底
  • 全部楼层
    发芽糙米 作者
    我试图按你的说法说明,安监部门分2块,管检验电梯的特检院,管发证的安监科;可能各地名称不一。
    电梯公司向特检院报装并申请验收,特检院出具验收合格报告;理论上应是由用户持验收合格报告等到安监科注册,安监科发证(就是轿厢内那个绿色的合格证)。
    现实中,由于用户的强势、不懂相关程序等等原因,有时注册滞后了,甚至滞后很长时间。
    举个例子,发现电梯内无合格证,向安监科举报,如安监科了解已通过验收,但尚未注册,一般都是提醒尽快注册,不附加其它。如没有验收,则直接封梯。
    法规允许异地安装、维保等,但要满足相关条件。
    实际监管不是市场监督局么?特检院安监科也是监管单位么?
  • 没错,第一次见到这种电梯事故死人的
  • 发芽糙米 作者
    全部楼层
    Unkxo
    我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就是开发商的一开始做售楼部的楼改店面,我们单位现在就在用,因为产权方和物业方都是地方国企,所以即使我们这些租户再怎么督促,有催都是问题不大,那个电梯在我们单位入驻1年多才上户口,而且由于是异地的小电梯公司,根本不怕你告。
    我试图按你的说法说明,安监部门分2块,管检验电梯的特检院,管发证的安监科;可能各地名称不一。
    电梯公司向特检院报装并申请验收,特检院出具验收合格报告;理论上应是由用户持验收合格报告等到安监科注册,安监科发证(就是轿厢内那个绿色的合格证)。
    现实中,由于用户的强势、不懂相关程序等等原因,有时注册滞后了,甚至滞后很长时间。
    举个例子,发现电梯内无合格证,向安监科举报,如安监科了解已通过验收,但尚未注册,一般都是提醒尽快注册,不附加其它。如没有验收,则直接封梯。
    法规允许异地安装、维保等,但要满足相关条件。
  • 全部楼层
    发芽糙米 作者
    现在黑户特种设备很少(大多是工厂内像叉车这样不大不小,且具有流动性的,安监部门不好监控),电梯应该没有,但我不能保证。
    从文中初步分析,此商场应该有较大人流量,属于消防,安监等部门重点巡查对象,理论上不太可能。
    如非要说,商场背景强大,不鸟安监,但这能省几个钱?年检费1000出头,算2000吧,维保费零配件费等与是否注册无关;搞定不注册的人情费等只多不少。
    现在法规基本可以从源头上杜绝黑户电梯, 规定电梯安装公司必须申报电梯安装,如违反,可以吊销安装资质;安监可能拿某些用户无招 ,但完全可以拿捏电梯安装及维保公司,堂堂正正地警告相关公司,如谁敢给黑户电梯进行维保,大修,升级改造等,就吊销资质。
    我有点倾向电梯井道可能有问题,安监不管井道也不懂。
    我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就是开发商的一开始做售楼部的楼改店面,我们单位现在就在用,因为产权方和物业方都是地方国企,所以即使我们这些租户再怎么督促,有催都是问题不大,那个电梯在我们单位入驻1年多才上户口,而且由于是异地的小电梯公司,根本不怕你告。
  • 发芽糙米 作者
    wwwbak
    轿厢坠落事故本来就少
    这要看如何定义坠落?普通乘客将不受控的下行说成坠落,行业内有几个会去解释?
  • 电梯是世界上运载量最大最安全的运输工具,非常老的电梯现在也不让用了,新的电梯安全性都是非常高的,发生这样的事故真是匪夷所思。
  • 轿厢坠落事故本来就少
  • 发芽糙米 作者
    Unkxo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电梯开发商或者物业从就一直没有验收,所以根本没有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属于黑户?
    现在黑户特种设备很少(大多是工厂内像叉车这样不大不小,且具有流动性的,安监部门不好监控),电梯应该没有,但我不能保证。
    从文中初步分析,此商场应该有较大人流量,属于消防,安监等部门重点巡查对象,理论上不太可能。
    如非要说,商场背景强大,不鸟安监,但这能省几个钱?年检费1000出头,算2000吧,维保费零配件费等与是否注册无关;搞定不注册的人情费等只多不少。
    现在法规基本可以从源头上杜绝黑户电梯, 规定电梯安装公司必须申报电梯安装,如违反,可以吊销安装资质;安监可能拿某些用户无招 ,但完全可以拿捏电梯安装及维保公司,堂堂正正地警告相关公司,如谁敢给黑户电梯进行维保,大修,升级改造等,就吊销资质。
    我有点倾向电梯井道可能有问题,安监不管井道也不懂。
  •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电梯开发商或者物业从就一直没有验收,所以根本没有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属于黑户?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