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住好房子关键是收入得到位,一些人说到的LA、NYC也是美国大名鼎鼎的“堵城”

【本文由“败灯必败”推荐,来自《一点想法--中国乃至全人类进步缓慢的三个领域,未来可能成为爆发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钱塘潮
  • 独栋确实居住品质不一定好,大平层一样也可以住的很好,但是我们现在的楼房是鸽子笼,老百姓反感向往别墅,本质也是对高容积率住宅的一种潜意识反抗,北京老的大杂院居住品质是很糟糕的,但是四合院就很好,当年废弃大杂院改为楼房,是工业技术进步,不是说一定楼房就比独栋要好,居住条件本质是土地条件和基建能力的综合反映。

    纽约你加上新泽西和长岛的卫星城,实际上人口1200万,洛杉矶加上尔湾和长滩帕萨迪纳这些卫星城,也是1200万人,伦敦巴黎情况类似的,实际上这些城市都有很好的地铁规划和汽车开行的条件,不存在什么特别严重的通勤问题的,或者说通勤的情况比北京上海要好得多,人口密度低一些,实际上不管是开车还是地铁通勤效率都会舒适很多很多的。

    我们的观点类似,但实现方式不同。想住的好房子关键是收入得到位。很多人住鸽子笼是因为我国人均GDP也才刚过1万美元(美国的1/7),想用国内城市中产20万左右的家庭年收入过上国外中产80万的生活品质本来就是痴人说梦。反之要是年入百万以上的肯定不用考虑住房质量的问题,因为放在全球范围都是高收入,自然有匹配其收入的高质量住宅产品。只要收入够高,寸土寸金的上海也有套内近千平米,光院子都有三亩地的超级独栋产品(檀宫、君庭等)可选择。

   你说到的LA、NYC也是美国大名鼎鼎的“堵城”,当然纽约市的公共交通我认为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地铁密度和线路覆盖都比较合理,对于通勤上班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全北美也就只有纽约市还算能打一下了。洛杉矶都市圈的通勤问题其实挺严重的,区区六条地铁线要覆盖1.3万平方公里(约等于2个上海)的洛杉矶都市圈,跟“很好的地铁规划”实在没啥关系。至于地面交通,405、110、710.......都是让司机神经紧绷的名字。当然非上下班高峰期大洛杉矶确实比上海、广州、深圳的开车体验好,一是因为LA在上海2倍的城市面积上只承载了大约一半的人口(25mm vs 12mm),二是因为北美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驾驶技术真的比国内好很多。

  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土地开发极端充分的情况下,大规模改变城市规划在成本上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改善生活舒适度肯定不能继续膨胀一线城市了,而是要把人口和产业分散出去一些,涓滴到那些生活环境好、土地开发强度低、储备用地多的强二线城市去。比如说2.1万平方公里的昆明、1.6万平方公里的杭州、1.4万平方公里的成都、1.1万平方公里的合肥等地。以杭州市主城区余杭区为例,容积率在1.2-2.0,大城市能有这个密度住起来真的很舒适。合肥主城区新房容积率控制在1.5-2.0之间,也非常理想。当然有些二线城市是比较迷恋盖高楼的,像是重庆、长沙这种造房动辄把容积率拉到4.0以上甚至6.0以上的,居住品质就会比较成问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