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先论证一下“住独栋”怎么就和“好的生活条件”画上等号了?

【本文由“成道之子”推荐,来自《一点想法--中国乃至全人类进步缓慢的三个领域,未来可能成为爆发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钱塘潮
  •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雅万高铁的视频,雅万高铁经过的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爪洼岛,上面人口1。5亿,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1500人,雅加达到万隆地区那人口更密集,但是你看铁路两边,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独栋房子,人口密集极为高的印尼尚且如此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当然了,印尼的水稻可以2年9熟,一年4.5熟,确实效率高,也说明在东亚东南亚这样水热条件很好的地方,人口密度高于欧洲是没啥问题的,一样可以有好的居住条件。

能不能先论证一下“住独栋”怎么就和“好的生活条件”画上等号了?抬杠点的说孟买、里约的贫民窟也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独栋,超高层也能做出汤臣一品这种空中豪宅来啊。好的住所应该是:高品质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妥善的物业维护管理、安全且功能完善的社区。我认为只要不是高容积率小区或者超高层,独栋、多层和高层可以说是各自有各自的居住优点。

首先,中国大城市多盖楼房一方面是节省土地,但更多还是住房偏好决定的。我们都希望上班通勤时间短,周边有一定的商业配套,学区教育质量要过硬。而独栋社区的居住密度意味着大部分人只能自驾出行,这对于不喜欢开车的女性和下班想喝两杯的男性其实并不友好。此外低密度社区也撑不起周边商业的存活,理发吃饭甚至买包烟都得开车;更严重的是,以现代人的生育率,居住密度低了社区学校连生源都维持不了,无法提高教师待遇会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加的不平等,引发社会性问题。

另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了,独栋如果采取北美模式,购买土地、请建筑公司、申报建筑许可的方式,对规划部门而言是无法承受的工作量,开发商整体开发的话,哪怕一个单层80方左右的小户型,地上两层带地下室的房子,没有公摊总面积也得200方左右(地下室算一半面积),就算单价和高层公寓一样,总价也要翻几乎一倍了,房贷压力更是超级加倍,对中产阶级非常不友好。

最后就是交通规划了,居住密度低是难以覆盖轨道交通的,欧美大城市普遍是人住在mid-town/up-town,然后开车去downtown上班,但北美最大城市纽约也才800万人口,而且纽约和中国城市类似,有大量的人口住在市中心高楼也有发达的地铁网络。比纽约稍小的就是像是洛杉矶、多伦多这种只有三四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了,这些城市每天上班时间堵得跟什么一样,开车一小时上班是常态。国内动辄是千万人口大城市,而且市中心周边都已经建设满了连多几个停车场都难,想盖独栋只能从离市中心更远的地方找土地,标准的远郊大盘。而且每天上班开车只会更堵,停车也是地狱难度,交通上就没有可行性。

​说到底,对于除了土豪、社恐、生存狂等少部分群体外,多数向往独栋的人,其实羡慕的是住独栋人士的生活品质,这个倒是比较好量化,一年8-10万美元(60-80万人民币)的年收入就可以过上北美普通中产的生活了。达到了这个收入,在国内二线城市买个开车到主城区45分钟左右的“别墅”压力也不大,所以比起住哪里,怎么多挣钱才是正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