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
<<易经>>乃群经之首,古圣先贤通过观察天体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构建出对天地万物演化的象数模型(历法受时)。开启了华夏先祖对时间,空间,方位,季节,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后世指导生活,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奠基石。道医儒法兵皆出自此源。
<<易经>>往上追溯是《河图》《洛书》,简单说就是研究天文,地球绕日的回归年规律的总结。《河洛》初略推算出来的回归年是360天,知道圆为什么是360度了吧!阴阳二分(辩证思维的源头)为冬至和夏至(180度),四分为四季(90度).在往细了分就是一季分三候(月)。。。。。。划分的参照系就是地 日 苍龙二十八星宿(华夏龙的传人来源于此),后来不断完善加入月球参照系也就形成了完备的阴阳合历历法受时体系。十天干十二地支到二十四节气这些应该都是农耕实践结合理论了。到春秋战国圆周率就精确到小数点后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毛主席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华夏人的知行观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二进制十进制圆的划分,时间空间的认识到参照坐标系的象数模型建模,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结过程 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完算理论的结合。<<易经>>是华夏文明探索农耕过程中的产物,是开启所谓“现代科学”的总源。“现代科学”这个词该这么说呢?是个定义,也有话语权解释权吧!科学是啥,现在大家一般都认可是科学的方法论——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到实践的这么一个反复的过程。那么按这句话来看<<易经>>不仅很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且是一切“现代科学”的总源头,是真理!!!!
农耕文明———东学西渐———启蒙运动(打破宗教萌妹思想束缚)————欧洲文艺“复兴”(大量翻译东方天文学道德经儒学)————大航海(指南针和郑和下西洋天基星系定位坐标方位也是现代卫星定位的原型)————蒸汽机(火药火枪火炮:气体在炮膛内瞬间膨胀对活塞做功的启发)————工业物资文明开启。这整个过程就是从宏观世界(天文)规律认识到微观世界物资规律逐步细分精确 的发展探索过程。
由天文到时间,空间,方位,季节,气候规律的探索划分再到象数模型的建模二进制十进制等分圆圆周率参照系等雏形产生。这些应对农耕基本足矣,后有《周髀算经》《天工开物》等,百度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数学家,这个不展开。
西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完善,从物体的形状点线面(几何),物体质量运动力电磁等(物理),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结构反应等(化学)......
大致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吧!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对世界对物资的规律探索的经验总结完善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觉得这句话表达的更准确。
<<易经>>往下衍生是道家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儒家的以天伦(天文)定人伦(人文)。失道失德失礼失义,礼乐崩坏进入战国时代《法家》《兵家》起。这条线是社会管理科学探索发展的脉络。
道医同源,这里的医指《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理论思想,也是一种以天文定人文的天人合一的对疾病的划分法则。万物生长到离不开太阳的影响,一切生物都需要摄取太阳的能量,或直接或间接。于是就有了把疾病划分为太阳病和太阴病这两大类,再结合人体的五脏六腑(五行相生相克)细分,中药就是用动植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这些太复杂不展开,有兴趣的先了解《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