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从事基础工作,在生存线挣扎…台湾高学历年轻人的困境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吗?

微博@Youtube精选:

在台湾,许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后,却依然在做着非常基础的工作:送外卖,洗盘子,餐厅服务员……目前,每年有20万毕业生走出台湾的大学校门,但显然,社会上并没有那么多高薪岗位在等待他们。

这条纪录片讲述了4位台湾年轻人真实的故事——

为方便阅读,以下所有金额已经折合为人民币。(目前汇率:1人民币兑4.42新台币)

25岁的小王,毕业于世新大学广电系。他主业是在一家新闻媒体做视频和营销,工资约5900元,此外,他每天兼职送几单外卖(收入几十元),两周去做一次洗碗工(时薪41元),做线上字幕组(1分钟1元)。为了节省房租,每天3小时通勤从台北和桃园之间往返。他说自己的梦想是拍电影,但找工作真的太难了,影视行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现在他只能多干一些活,先让自己生存下去。

30岁的敏茹,毕业于高雄科技大学造船与海洋工程系,曾经在工厂画图并担任工程师。但工作到4年多时,她的薪水只有不到8000元。她现在自己创业,为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提供答疑服务。她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自己买房,但这个梦想实在太遥远了。她现在正在考房产中介,以及保险的执照,希望能靠此增加一些收入。

33岁的程瑞,毕业于辅仁大学中文系。老家在彰化的他,从上大学起就来到了台北。现在他在一家居酒屋做服务员。此外,他在市场上售卖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艺品等。月收入在6000-8000元量级。他与人合租在台北核心区的一套“老破小”,他的卧室只有6平米多,月租金约2500元。他会拍一些宽敞房间的照片发给父母,假装自己住的地方还不错。

33岁的云珍,高中和大学都学的是旅行相关学科。曾经在旅行社工作的她,薪水只有4500+。后来她去新加坡做了一段时间的餐饮行业,还完了10万元的学生贷款。现在她在餐饮内场卖日式火锅,兼职在一家商场做销售。现在她一个月收入约6800元。她现在希望考取长期照顾护理员的证照,然后去海外发展。

自2012年以来,台湾的平均工资在10年里上涨了24%,但这点增速远远跑不过通货膨胀,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在这10年间发生了明显下滑。现在这代年轻人的父母,经历了台湾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享受到了工资上涨和资产增值的红利。但他们的孩子,却落入了增速放缓的周期中,成为了红利的代价。

从高速增长,到增长停滞;从学历为王,到学历贬值……台湾年轻人目前正在经历的迷茫与困顿,值得深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