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人口危机:负增长时代的来临
今年即将度过三分之一,台湾岛内为了2020年大选蓝绿依旧是炒得如火如荼不可开交,但对于一个当前最重要的必须面对的议题却仍未看见台湾政客们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那就是台湾人口真的要减少了。依据台内政部门最新的数据显示,台湾在一月的总人口数为23,590,744人,到了2月份变成23,590,004人,3月则是23,589,192人,短短三个月里全台总人口减少1,552人。从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对照下,出生人是数方面一月是17,139人,2月是12,497人,3月是14,567人;死亡人是方面,一月是16,622人,2月是13,352人,3月是15,171人。前三个月每月死亡人数都超过出生人数,台湾人口在今年确定将进入“负增长”时代。
台湾人口“负增长”主要伴随着两大因素所导致, 一是少子化,二是老龄化。这两者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快速发展得社会转型期,社会型态从农业转型进入工商业社会,这同时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所必须面临的,但是台湾来得时间是太快而且快得超乎预期。
台湾在早期根本不存在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台湾光复初期出生率还是非常的高,1953年前后台当局还鼓励多多生育,因此人口数暴增,这就是所谓的“战后婴儿潮”。随着台湾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人们寿命不断的延长,台湾当局就曾强势主导家庭计划,当时有个“一个不嫌少,两个恰恰好”的口号一喊就是30多年,人口自然增加率明显下降,从1980年代起,出生人口数就从每年40余万一路以每年1至2万人的幅度跌落,更跌至到2010年全年出生人数为166,886人的历史新低,去年2018年全年新生儿仅有累计仅有181,601人,也是自台湾光复以来的第二低,种种迹象显示严峻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最终就是导致台湾人口“负增长”的关键。
对此,在少子化的加剧之下,台湾当局也推出了众多鼓励生育、生育补助和托育政策。从“中央”到“地方”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刺激生育率,因此各县市政府都用最简单粗暴增加生育率的方式,就是补贴再补贴。从各县市的生育补贴、育儿津贴到托育补助三大部分无不用心着手,再加上生育妇女参与的“国民年金”或劳保之生育补助,如此丰厚的生育和育儿津贴补助,但是仍无法解决台湾人不生的困境。
根据YAHOO奇摩新闻2017年一份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于当前的生育政策有58.5%非常不满意,31.6%不大满意,还算满意仅5%,非常满意更仅1.4%,有超过90%的民众对于台湾当局和各级政府机关出台的生育政策是极度的不满。该问卷同时又对台湾生育率偏低和政府鼓励生育该出台哪哪些政策,进行了交叉分析(参见表一和表二)。
从上述问卷分析可以发现到,台湾少子化夫妻不生的原因,归根结柢都是经济问题,由于现代社会夫妻之间都是双薪家庭,但是台湾在1990年中后期经济走下坡之后就回不去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荣景,实质薪资超过20年没有变动过,要是在扣除掉20年来的通货膨胀,台湾老百姓的荷包其实是缩水的,人均GDP看似亮眼亮丽,但是对于双薪家庭来说,及时薪水勉强够用但也因工时过长而无暇兼顾家庭照顾小孩,进而导致干脆不生育的念头,继续当个丁克族。
因此丁客族们宁可养“毛小孩”也不愿生育,若将台湾十五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人口数和全台宠物猫犬数总数一对比下来,台湾十五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数在少子化浪潮下,每年以4%速度下降,截至2017年十五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数总人口是309.19万;反观依据“农委会”全台猫犬只数却逐年上升至2017 年的251万只,若要是如此台湾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人数将持续探底,猫犬数量不段攀升,依照此推估大约在2020年下半年全台猫犬总数将首度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总数,并在2021年达295万只,超过全台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总数,这也意味着“毛小孩”比“小孩”还多的。
面对台湾因少子化和老龄化导致的人口负增长,如今台当局仍旧是束手无策,媒体不分蓝绿政客不分蓝绿几乎都没有报导探讨过,最多的仍旧是探讨2020大选和蓝绿恶斗内耗,就彷彿事不关己的样子。这样严峻严肃的议题依旧被归类为不痛不痒的新闻,孰不知这人口议题才是对台湾整体发展最重要的议题,因为这牵动着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进程,当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后,要如何调整产业和社会福利政策,都有待台湾每位政治人物严肃思考并和面对。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改善民生经济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唯有好的经济发展,台湾民众赚的到钱,大家才能摆脱低薪才敢生育,归根结柢台湾人口负增长跟台湾经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罗鼎钧
原文首發4.26於海峽飛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