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怎么突然把加拿大当成“头号大敌”了?
印度怒了,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印度时报》,最近刊文声讨道,“巴基斯坦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加拿大才是印度的头号大敌!”
等等等等,不是说好了美日印澳欣欣向荣,围堵中国指日可待吗?怎么美国的铁杆盟友加拿大,突然跟印度干上了?G20上特鲁多不还和莫迪热情握手友好攀谈吗?其实这源于特鲁多最近的一通离谱操作。
特鲁多在当地时间本周一,对印度提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指控。其声称印度政府的特工,参与了在加拿大领土上暗杀一名锡克族分裂主义领袖的行动。印度方面则是强烈否认,并指控加拿大为恐怖分子提供庇护。目前,两国互相驱逐了一名外交官。
这位被暗杀的锡克教分裂主义领袖名为哈迪普·辛格·尼贾尔,45岁,出生于印度旁遮普邦贾兰达尔,但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移民加拿大了,死前也是拿到了加拿大国籍。尼贾尔于今年6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的古鲁纳纳克锡克教团寺庙外,被两名蒙面枪手射杀。枪手很快便逃离了现场,直到今天加拿大当局也没有抓到嫌犯。
问题在于特鲁多在发起指控时,并没有给出任何证据。首先,3个月过去了,犯人那是一位也没抓到,如果抓到了早该见报了,这等于是没有人证。其次,特鲁多也不解释,是不是有什么证据表明这事儿就是印度的强力部门在海外干湿活儿。他单纯就是“我说是那便是”,手下的高级官员说话也是支支吾吾,模棱两可,又是什么匿名信源,又是什么安全部门得出的结论。这套说辞在西方霸权鼎盛的时期也许好使,但现版本可没人买账。
印度方面的回应也很明确,你都没证据,你说啥呢?而印人党高级领导人,前旁遮普邦长官,马林德·辛格则将这起刺杀案描述为海外锡克教团内部的权力争夺,跟印度政府没关系。
尼贾尔早在2020年就被印度定性为“恐怖分子”了,指控其与旁遮普地区争取独立建国的“卡利斯坦运动”有所勾连。印度政府还称,尼贾尔在2016年训练武装分子,实施恐怖行为,并且背着命案。
锡克族分离主义一直是一个印度尾大不掉的历史性难题。1947年印巴分治,锡克人就掀起了追求独立建国的“卡利斯坦运动”,印度的中央地方矛盾发展到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出现了巨大的矛盾激化。1984年6月,英迪拉·甘地对旁遮普邦的锡克教武装人员发动武力镇压,双方出现大规模流血冲突。几个月后,英迪拉·甘地遭到两名锡克教警卫的刺杀,并就此身亡。由于这一系列事件都太过极端了,锡克族分裂主义运动在印度国内屡遭打压,并开始转战海外。
目前,加拿大的锡克族人口有77.1万,而且已经有许多锡克族人担任加拿大政府要职,特鲁多的内阁成员就有数位锡克族人士。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加拿大的政策是会向锡克族人倾斜的,而特鲁多也必须争取锡克族的选票。这就必然会导致特鲁多与将印度教民族主义定为国策的莫迪,在民族问题上出现巨大的矛盾。实际上,印度和加拿大的外交关系看似平静,但从美联社、《卫报》等媒体放出的消息来看,莫迪私下里已经和特鲁多就加拿大庇护锡克族人,或者说印度认定的“恐怖分子”相关问题,交涉过很多轮了,而且结果并不愉快。
那么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西方国家和印度的关系呢?可以说加拿大是比较麻烦的,印度从官方到民间那是恨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久矣,将西方国家放任、庇护所谓“恐怖分子”的行为,看作是对印度国格的侮辱。特鲁多这次的行为可能会让矛盾出现进一步的激化。但拜登方面则不想这样,他确实指望着印度在东亚制衡中国,而维持一个盟友间良好的外交关系是绝对必要的。于是拜登现在的表态其实是比较和稀泥的,不承认也不否认,仍在观望。毕竟,美国和沙特关系因卡舒吉事件大幅度滑坡,也是历历在目的教训。
总的来讲,此次事件反映出了一个现实,西方阵营对于印度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缺乏掌控。或者说,在拉拢印度制衡中国这件事儿上,西方并没有真正的尊重印度,只是把它单纯地当做了一个离岸平衡工具。分裂主义问题说到底是印度的主权问题,在主权问题上加拿大都不愿意尊重印度,还指望着印度当做西方集团的南亚反华马前卒,这也太过傲慢了。希望莫迪也能看明白这个问题,以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基础,发展多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