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无法阻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来源:微博@HW前HR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无法阻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只不过是对市场经济说一套做一套的双标婊行为再一次露出来而已。中国电动车太牛,所以早就估计欧洲会对电动车进行反倾销或者反补贴之类的行为;我在谈中国电动车话题早就说过几次,不幸言中,但是没想到欧洲这么不要脸、这么快就动手了,以为至少要明年呢。
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欧洲的汽车产业和美国的信息产业,是这两个老牌发达经济体的命根子。所以美国人在信息产业还有巨大优势时候就到处围剿中国信息产业企业,妄图独吞这个产业。这些动作不仅仅包括把中国相关企业拉黑,还到全球围追堵截中国企业,并用莫须有的“国家安全”进行抹黑诋毁。
而欧洲信息产业基本上都被美国人干掉得七七八八了,尤其互联网平台方面欧洲已经被殖民地化了。但是欧盟他们对汽车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是看得十分紧的。
欧洲人为什么令人感觉无耻,中国现在汽车产业最大的合资体系就是欧洲,BBAP四个德国豪华品牌每年在中国营收就过五千亿人民币,而大众、雪铁龙等合资公司一年收入也有几千亿。加上进口车欧洲最大,可以说中国汽车市场欧洲每年有一万亿的营收,他们至少有50%以上的份额。而中国出口欧洲电动车才几万辆、价值几十亿人民币的规模,他们就受不了了,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小人。
欧洲相对中国为什么电动车没有竞争力?
第一,是产业链配套太慢了,中国开启电动车产业链都有十年了,欧洲一直在靠油车赚大钱,所谓环保说一套做一套的。而中国则把电动车当成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所以认认真真抓,日积月累就领先了。
第二,欧洲效率低下而待遇很高,造成制造成本高。过去一些人无脑吹欧美人高效率,实际上相反。和他们一起工作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一会喝咖啡,一会小休息,一会早早走,一会这个假哪个假,整体工作效率有中国工人一半就不错了。不信的去他们营业厅办个电信卡或者去超市买一次单就知道他们的效率是多么的垃圾。
第三,中国产业链汇聚效应来了。目前除了个别芯片要进口,中国电动车从底盘、车身、电池、动力、电控、车机清一色国产化了。中国企业最擅长的就是在控制质量情况下降低成本。各个企业杀得头破血流。而欧美日车企却利润高得很,丰田前6个月净利润868亿人民币。奔驰前6个月净利润825亿人民币;大众前6个月净利润668亿人民币;现代前6个月净利润630亿人民币。国内最好的比亚迪上半年利润才109亿。对方还有大量的降价空间的。
欧洲在冯德莱恩带领下,正在变成越来越美国化,也就是不要脸和不讲理,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