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误,挪威深海产的三文鱼没有寄生虫,可以生吃,国产的不能生吃
【本文来自《鱼苗都是挪威引进的,为啥中国的三文鱼就不好吃呢,人家日本就用自己养殖的三文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长健短路
这里面牵扯到一些生物分类学的知识
三文鱼是从英文Salmon这个词来的,Salmon的意思就是“鲑鱼”
问题就是鲑鱼是个很大的范围,如果“鲑”是指“鲑形目”的鱼,那么有几十种之多,比如我们常吃的银鱼,珍稀的哲罗鲑、狗熊爱吃的大马哈鱼,淡水中广泛分布的鳟鱼等等,都是鲑形目的鱼
但Salmon这个词诞生自英国,而且很可能是发源于北欧,这个词的原意是大西洋出产的鲑鱼,后来被生物学家用来称呼所有的近亲,这在生物学上非常常见,就像“猫科”代表猫、狮子、老虎、豹子、美洲豹、美洲狮等等一大群物种
所以Salmon在食品学和生物学上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在食品学上就是指大西洋鲑鱼,太平洋的也不行,国内拿淡水养殖的虹鳟去冒充三文鱼,实际上就是用生物学概念偷换食品学概念,跟把老虎说成是猫是一个性质的
国产三文鱼鱼苗都是从挪威引进的,三文鱼幼苗都是在淡水河里产卵,长大去海里生活,挪威的是正宗三文鱼,国产的三文鱼就是假的,都是一个妈生的,国产的为啥就成了假货不好吃,所谓的好吃不好吃其实就是三文鱼进口商对国产三文鱼养殖产业的污蔑,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误,挪威深海产的三文鱼没有寄生虫,可以生吃,国产的寄生虫多,不能生吃,实际上深海鱼类也是有寄生虫的,目前能查到的最权威的数据,统计了14个大型数据库当中的淡水鱼和海水鱼体内的寄生虫检出率,统计了四大类的寄生虫类别,包括吸虫类、绦虫类、线虫类、寄头虫类。在这四个基本大类,海鱼感染四种寄生虫的比例分别是40%,44%,26%和15%,淡水鱼的检出率稍高一些。是56%,22%和14%,不过挪威很早就掌握了低温快速冷冻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据说可以超级快速几乎瞬间达到零下45度冰冻三文鱼,快速杀死寄生虫,还不影响口感,进口商经常这么吹嘘)
欧盟的要求是零下20度冷冻七天以上或者零下35度保持至少15小时以上。日本是要求零下30度冷冻超过四天。
由于从挪威进口三文鱼本身就要经过长时间的海运。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保持鱼肉不腐败。本身也需要零下20度以下的冷冻处理。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仅顺便杀死里面的寄生虫,同时还几乎没有增加任何的运输成本。
但是如果换成本土的淡水鱼,问题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冷冻运输的这一步对于本土的淡水鱼来说不是必要的。会额外增加很多成本。并且在大多数老百姓的消费概念里新鲜活鱼没有经过冷冻的才是好鱼的金标准。冷冻反而卖不出价格,所以就很少有商家会去专门费力不讨好的做这一步操作。这样的鱼买回家做熟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生食的话,就会有极大的寄生虫风险了!国产三文鱼只要解决快速冷冻灭杀寄生虫环节,取代进口三文鱼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