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对待一个说了错话的直播者

李佳琦就是做的不对,在直播中说了不该说的话,伤了消费者的感情,这个价值判断老胡在他翻车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做出。我在周日晚上发的帖子中说:
“尊重收入不高的劳动者,与他们真正共情,这是事业相对顺利群体永远都要真诚信守的价值取向。”我在那个帖子中同时主张李佳琦“吃一堑长一智”。

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对待一个说了错话的直播者。批评他是每个人的权利,然而这两天,舆论场上像是汇集成了针对李佳琦轰轰烈烈的“大批判”。从周日晚上直到现在,李佳琦持续是互联网上的突出热搜,大家都在挖他说的那句话有多么恶毒,反应了他内心世界多么蔑视劳动者的傲慢,以及他带货高价花西子眉笔是如何背叛了消费者,颠倒站在了厂家的一边,还有他哭着道歉就是欺骗公众的表演等等,铺天盖地。多家媒体也下了场,增加了对李佳琦的声讨烈度。对于这样一场全网、全媒体的大声讨,老胡持个人的保留意见。

不管是李佳琦,还是一个别的什么人,或者是机构、企业,说错了一句话,做错了一件事,我们就对之开展最高级别的定性和口诛笔伐,恨不能让犯错者身败名裂,事业垮台,我们的舆论场现在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颇具毁灭性的戾气,我认为这样不好。

没错,老胡主张我们的社会包容一些,对于一般性错误言行给予适当而非无限的惩罚,因为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批评的目的应该是推动改进。每个人和机构都难免犯错,而且做事的频率越高,出差错的机会越大。我们一直说容错容错,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对差错的态度正在越变越严厉。我深信,这与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的整体繁荣是不利的。

老胡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孔之见,希望在一边倒声讨李佳琦的舆论海啸中,老胡的这个声音是能够被允许存在的。当然了,所有人都有权利谴责李佳琦,也有权利从此拒买李佳琦带的货,那是每个人的自由。李佳琦必然要为他的错误表达付出代价,他在网上大量掉粉,就是市场对他的惩罚。老胡不反对市场的自然反馈,我不赞成的是一些人致力于放大惩罚,推动无限惩罚逐渐成为舆论的标准态度。我觉得那样有悖公众的真实利益。老胡只是一个微弱的声音,影响不了大的局面,但我还是要坚持说出自己的真实认识。在一个多元舆论场上,应当有老胡这种认识的表达空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