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买到大英博物馆文物,是种什么体验?

500

最近,大英博物馆有2000件文物失窃。

这轰动全世界的事件,其实多年前就被人窥见了。

早在2016年,就有文物学家发现,网络上竟然有人在大摇大摆地售卖大英博物馆的文物。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500

大英博物馆,监守自盗?

2016年,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的消息,就已经流传出来了。

因为有文物学家注意到,有人把古罗马的饰品放在eBay上卖。

且售价仅为40英镑,而这件文物的售卖者正是此次盗窃案被开除的员工Prter.H。

这位文物学家向官网投诉却石沉大海,又在2020年辗转找到大英博物馆的高层说了这件事,但最终还是杳无音信。

500

2021年,荷兰古董商人格拉德尔(Ittai Gradel)也曾向大英博物馆发出警告,称博物馆藏品被盗并在购物网站eBay上出售,且售价远低于其实际估计价值。

然而,再一次,格拉德尔的警告没有引起大英博物馆的重视。

500

西汉雕花漆杯

直到最近,大英博物馆近2000件文物被盗的消息,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这座本就声名赫赫的艺术殿堂,以一种令人心痛的方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的中心。

而《环球时报》则发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吁,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500

英国广告公司BBC报道称,此次大英博物馆丢失的文物是从仓库被盗走的,涉及许多15世纪到19世纪的文物,包括黄金以及珠宝等等。

目前一个有嫌疑的工作人员已经被解雇,警方表示会继续追查,但没有逮捕这位工作人员。

500

和BBC平时深挖报道的风格极不相同,此次新闻他们完全没有提及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到底怎么丢的,以及丢了什么?

而且诡异的是,既然大英博物馆已经开除了有嫌疑的员工Prter.H,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警察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500

偷盗大英博物馆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大英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安保系统,拥有2D图像和3D空间扫描,展厅里布满了各种角度的监控探头,甚至每个展台下面都全部装备了压力传感器。

员工活动也要通过刷卡获得权限。

能把东西从博物馆偷出来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500

即使此次盗窃案丢失的文物被储存在安保系统较弱的仓库里,但仓库各处依旧都安装了监控探头,并在所有的出入口装备了电子感应器,来记录员工踪迹的打卡系统。

只有一定级别权限的人,才能进出。

但安保系统再严密的博物馆也有被盗的风险。

50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物被盗事件发酵之后,迫于外界压力,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Hartwig Fischer)因为对博物馆先前没有充分调查藏品流失事件承担责任引咎辞职。

翻阅费舍尔的简历可以知道,他是2016年来到大英博物馆任职的,而那一年正好是古罗马饰品被放在eBay上卖的时间。

大英博物馆究竟是不是监守自盗,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500

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大英博物馆被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过去30年里,大英博物馆已经被盗了至少6次。

500

而此次盗窃丑闻已经发展为大英博物馆的全面危机,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大英博物馆保管文物的可靠性。

由于大英博物馆文物大多为英国劫掠所得,要求英国归还文物的呼声也水涨船高。

500

其中,深受其害的中国人们,对大英的讨伐最为强烈。

中国短视频博主甚至拍出了小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失窃文物发声。

里面一句“家人,我在外面流浪很久了”让不少网友破防。

毕竟这些在自己家里只听过没见过的宝贝,只能买票到别人的家里看,甚至像不要钱一样被他们挤在一个柜子里。

500

从远古时期半坡遗址出土的红陶碗和尖足罐,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尊和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和铁剑,再到唐代的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

大英博物馆集结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汇聚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华。

500

想看玉器,33号展厅里存放着自古至今的玉器种类:玉琮、玉璧、玉玺、刀、斧、杯、碗、摆件、饰品琳琅满目。

500

想看瓷器,珍贵的汝、官、哥、钧、定、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也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敦煌藏经洞里4万多件经书稿,有近1万3千件被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500

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

即使这些文物的展板标签上通常都冠冕堂皇地标注着进入大英博物馆的时间及捐献、收购来源,但这并不能掩盖这些文物“被盗”的本质。

它们,理应回到自己的国家。

500

明代剔红滕王阁漆雕盘

除了声讨要求归还文物的中国网友,对于文物被盗,最着急的当属希腊人。

几十年来,希腊人一直要求英当局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

希腊学者、考古学家协会主任德斯皮娜·库苏巴(Despina Koutsoumba)直言:“他们必须归还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像,因为它们(在大英博物馆)不安全。”

500

另一边,尼日利亚也加入了“要求归还”的队伍。他们长期以来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被掠夺的贝宁青铜器文物。

除了声讨归还文物外,更多人对大英博物馆的管理和监督提出了质疑,呼吁大英博物馆进行内部审查。

500

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说“非洲的文化遗产不应当出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和博物里。”

此话引起了欧洲文化世界的反思,不过显然英国对此兴趣不大。

长久以来,英国政府傲慢地以1963年制定的《大英博物馆法》为挡箭牌,拒绝归还帕特农神庙雕塑、贝宁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埃及的罗塞塔石碑、中国的《女史箴图》以及印加帝国的金制迷你美洲鸵塑像,依旧伫立在博物馆内,向世界展示着“日不落帝国”最后的倔强。

他们似乎认为自己拥有某种上帝赋予的权利,可以不经说明占有文物。

500

辽代三彩罗汉像

他们给出的最具侮辱性的理由是,这些文物所属的国家要么没有能力保护文物,要么可能会让文物被偷走。

大英博物馆对盗窃行为表现得毫不在意,他们懒得去评估自己到底都有哪些藏品,不知道哪些文物被盗了。

500

博物馆安保,固若金汤?

此次大英博物馆近2000件文物被盗丑闻,也暴露了另一个尴尬难题——世界上大部分有名的博物馆都被偷过。

在电影电视剧里,偷盗博物馆文物的手段高新技术频现什么高空滑索、复制掌纹和虹膜……

但在现实里,偷盗手段往往朴实无华:盗贼会选择在一个寻常的早上或深夜,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进入博物馆盗走文物。

500

被偷盗画作 爱德华·蒙克《呐喊》

为什么在博物馆偷盗如此容易?

原因在于博物馆的展品是要被拿出来展览、研究、保养的,在安全性和观赏性两方面很难取舍。

与此同时,博物馆安保如此松懈,也离不开两个字:没钱。

500

《蒙娜丽莎》也曾被偷盗

统计显示,过去五年里,英国公共博物馆的经费平均减少了30%,整个博物馆行业的拨款降幅为13%。

在美国,博物馆警卫的薪水微薄,并且极度不专业。

一家大型的保安公司在定员工的工资标准时,先调查了当地麦当劳员工的薪酬,再减去50美分,算作该公司博物馆保安人员的时薪标准。

500

如此少的安保预算,“让90%的文物流失是监守自盗”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美国联邦调查局主管官员艾维斯称,在美国,失窃艺术品的追回率只有5%,而整个世界还不到0.1%。

500

艺术品丢失登记册(The Art Loss Register)列出了大约70万件物品,都是丢失、被盗和被抢的艺术品、古董和收藏品。

该网站总部位于伦敦,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数据库,用来帮助人们在购买艺术品之前检查来源。

因此,对于盗窃者来说,要想倒卖文物获利,就得和时间赛跑。

500

古罗马雕塑《掷铁饼者》

大英博物馆引起公众愤怒的原因,除了藏品被盗,还在于他们错过了找回失窃物品的“黄金时期”。

如果大英博物馆不能很好地护卫文物周全,承受损失的将不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而是全人类。

我们也期待,未来的一天,流失在海外的国宝都能重归祖国的怀抱。

参考资料:「1」沈林:大英博物馆珍贵文物被偷,尴尬的是......

「2」视觉志: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