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有彩礼,我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根本没有想过彩礼的事情
【本文来自《中国婚育率降低会逆转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凌墨月轩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关注一个现实情况,大环境真的担心人口过低吗,恐怕未必,近年我们总出生人口还在800万以上呢,另一面,随处可见的“35岁以下岗位要求”,社会层面,35+似乎等同失业。怕是真实情况是,并不缺人,而是缺廉价劳力。
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不用担心,因为当下情况是“未足富而先老”,要冷静看到,我们的均富程度是不高的,尤其高低差不小。
我们的情况与日韩不同,日韩是人口思维使然,而我国自古是提倡“人丁兴旺”,相当数量群体愿意生,但是真生不起,还有的婚恋都进不起。上次亲友随聊,高低皆有,一致见解是,养娃基本另添3K+支出,普通层,试问教育、住房、医疗等等支出后剩余几何,一些勉强维家,还谈多娃?彩礼问题可是真实存在,一些社媒还鼓吹“以首饰含金量来看真心度”....,可叹。上次随笔谈索要与义务失衡害了普通人,一位田园女生即刻来留言,还有张口谩骂的,就知中毒深,前者张口是“从没听到身边男的抱怨彩礼高”“彩礼是真心的表现”云云,所以你会发现毫无逻辑可讲,但不妨碍单方种种要求;后者则是各种无逻辑谩骂。这两者基本算某种代表,所以意识形态也是重要一环。但是,田园最终只害了那些条件本普通却高索求的一般姑娘。君不见,地方多少待价而沽而不满后单的女生,体内更多。
再回到原处,上方是否真的担心,综合感,只是有一定担心,但并不大。至于婚率及生育率,在没有充分的婚恋养育等成本下滑前(或说收入分配提升),再加上扭曲意识形态,初婚年龄会越来越高,婚率及生育率还会继续下滑;另外,以个人观察,还有不少适龄及形貌还可的女生,地方最后流向哪些大城市和哪,这个领域也必然是晚婚的。现象只是问题的反馈,首先要关注普通层的生活,再问其余
彩礼和婚戒问题: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有彩礼,只有家传的金戒指一枚给了老婆。后来说起过补买,真到买的时候,她又不肯要了,“老夫老妻了,买那干啥,反正从来不戴。”
我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根本没有想过彩礼的事情,婚庆还是我们出一半。我们觉得挺合理的。婆家倒是很想买一个大钻石戒指,女儿不要,她只接受了一个珍珠戒指,她接受的是象征意义,不是金钱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