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逐步改善住宿条件,应与时代相配套,但不要忘记客观实际,凡事都要有个过程
【本文来自《这是我孩子在211大学的宿舍,感觉除了是楼房以外其他就如同贫民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谈点自己的看法,改善住宿条件自然是好事,但是不同地方、经济条件不同,年代不同,历史形成不同,甚至校务管理不同,同样包括个人管理不同,呈现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在我看来尤其是211 985 等有名的学校发展早,宿舍等基建完成早,放在今天的时代自然会让人觉得不适应,我觉得这主要是国家真正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学校的基建不是推倒一栋楼就能马上盖新楼,城市城中村改造中除拆迁补助等事项外,真正在完成工程项目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新建的学校,校舍好环境好,你们愿意去吗?如果跟211 985 比起来,纵然211 985等高校住宿差一些,你的选择是什么,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来好学校的本质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我也赞同改善住宿等条件,不能有大改也可以做些小改,还有学生们自己的内务是不是也可以学习一下人民解放军呢,我相信在同样条件下肯定有的住宿间打扫整理的还是不错的。
眼界在放大点,进入社会就一定能住宿条件那么好,工厂的工人,工地的施工人员和大城市的刚毕业的部分就业等,很多人员住宿条件甚至不如这里,住地下室还没个窗户呢,就不一一举例。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思路,我赞成逐步改善条件,应与时代相配套,但不要忘记客观实际,历史过程,凡事都要有个过程。不要把这种情绪带给孩子,也要化解孩子这种不好的情绪,理性面对,要走中间,应当客观分析,理性思考与交流,尤其是不要把你的情绪带给孩子甚至影响其以后的求学之路(当然这是有夸张意味的说法,),是否考虑一下学会适应,学习找到优点,让自己和孩子心境放宽广点。毕竟我们到高校的本质是学习,学会适应不也是一种学习吗?祝各位学子收获满满的过好自己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