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吴昌硕纪念馆背后的陈桂春家族,在大马古晋影响力超乎你想象

500

年初重新开放的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原本的名字是陆家嘴唯一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桂春住宅,这是一座被誉为“浦东雕花楼”的百年老宅。

今天,分享一下这座百年老宅主人陈桂春的家族故事吧!

500500

吴昌硕纪念馆的老宅主人——祖籍诏安的古晋富商陈桂春

500

吴昌硕纪念馆内的景观

地处上海陆家嘴金融腹地的吴昌硕纪念馆,经过两年多修缮后,于今年1月18日重新开放。

吴昌硕纪念馆昔日的百年老宅主人,是吴昌硕之友,在近代马来西亚砂劳越古晋市拥有极大影响力、祖籍福建诏安的富商——陈桂春,他也是近代上海滩之名流。

吴昌硕纪念馆以来的名字是“陈桂春住宅”,是浦东陆家嘴一带唯一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17年的陈桂春住宅,享有“浦东雕花楼”之美誉,历经百年风雨洗刷,其青砖、红砖相间堆砌的中西合璧建筑格式,以及精雕细琢的窗门梁枋,给人予丰厚的历史感。

500

陈桂春的父亲,近代诏安籍砂劳越古晋富商陈三元

不少史料文章介绍,说陈桂春是一位“靠运输和经商发家的绅商”,这种表述有欠严谨。在大马英殖民时期,陈桂春是一位活跃于政经两界的闻人,与其外祖父家一样,他也是当地有名的侨领,曾担任古晋中华商会主席、诏安会馆主席等职。到了陈桂春掌舵其父亲创办的陈三元有限公司后,业务已趋向多元化,但主要依靠冷藏食品、以及汽车和保险代理的生意。

陈桂春的父亲陈三元,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早年在洋行打工,后升任银行经理,凭着代理当时很时潮的冷冻食品代理起家,后代理汽车及保险业务而发迹。

“大树底下好乘凉”,陈三元、陈桂春父子在生意上及华人社会能够“如鱼得水”,也与砂劳越古晋望族、先后被委任“华人甲必丹”的王友海、王长水父子的势力影响不无关系。陈三元的继母,就是马来西亚砂劳越首任拉者时代的华人总侨长、“华人甲必丹”王友海之女儿王安娘,王友海之子、也是“华人甲必丹”的王长水乃王安娘之弟。

由于王安娘膝下无子嗣出,就将继子陈三元视为己出,陈三元也被舅舅王长水视为亲外甥。

在近现代的砂劳越古晋,王友海家族是华人社群“福建帮”代表,在古晋,有不少街道是以其家族成员命名的,如“王友海路”、“王长水路”、“王其辉路”等,可见其势力及影响力之大。

顺带提及,王友海的曾孙、王长水之孙王其辉,曾于1976年-1982年出任大马科学、工艺与环境部长,其妻子、也是表妹的黄美惜,就是新加坡大华银行创办人黄庆昌的女儿。大华银行二代掌门人、新加坡十大富豪之一的黄祖耀,是黄庆昌与金门籍太太之子。

陈三元谢世后,其子陈桂春成了掌门人,在他的钻营下,家族事业达到了鼎峰时期,曾于1956年获得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颁赐“OBE”勋衔,至于位于陆家嘴的住宅,仅是其财富展现一部分而已。

遗憾的是,陈桂春家族也难逃“富不过三代”魔咒,到陈三元第三代长孙陈汉文掌舵时,虽在上世纪60年代崛起为社会名流,但由于其接受西方教育,且不谙华文,就很少与华社有交际了,上世纪70年代,他将祖业及生意盘出,举家迁往美国定居,从此也淡出商界。幸好,有上海陆家嘴的“陈桂春住宅”保留至今,并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后人可凭此领略其家族历史痕迹的百年风华。

500

陈桂春家族之传奇故事

500

吴昌硕纪念馆的老宅主人——陈桂春(1906—1971年)

吴昌硕纪念馆的老宅主人——陈桂春,1906年生于大马砂劳越的首府古晋市,其父亲陈三元是古晋近代赫赫有名的富商。

陈桂春出身富商之家,陈桂春打小在圣多玛学校接受英文教育,后来到新加坡的英华学校就学,1928年,他从新加坡基督教青年会旗下的商业学校毕业,就读的是会计与行政科系专业。

从新加坡返回古晋后,他先是在洋行打工,在父亲担任经理的中华银行,先后担任出纳主任兼副经理。后来,陈三元创立陈三元有限公司后,他也跟随父亲离开中华银行,在父亲开办的店里做经理。二战前,协助父亲打理家族生意的陈桂春,除了发展起家的冷冻食品生意,更争取到多家保险公司的代理权,尤其是获取美国福特汽车的代理权后,变为古晋最有影响力的华资汽车行。

当时,大马的汽车代理,主要为英国洋行所控制,陈三元、陈桂春父子能取得包括福特汽车的代理权,可见陈家在当地政经两界的影响力有多大。在老掌柜陈三元去世后,掌舵的陈桂春更将家族业务推上高峰,并朝多元化方向努力。

财富达到“如日中天”的陈桂春,也积极参与华社事务,他在1956-1962年间出任古晋中华商会主席,更在二战后与同乡田贵宗等人,筹建了诏安会馆。在1952-1957年,他获委任为砂拉越最高议会议员,还担任担任非官方立法议员、华人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6年,陈桂春获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赐“OBE”勋衔。

由于小时候接受英文教育,陈桂春不擅长华文,与华人交流时除了英文就是闽南话。到晚年时,退入幕后的他热衷于体育运动及园艺。他在1917年兴建的陆家嘴“陈桂春住宅”,被誉为“浦东雕花楼”,也与其擅长园艺不无关系。

1971年,受砂劳越州元首、也是好朋友敦哈志奥本的邀请,在出席网球场竣工启用的友谊赛时,久未球场挥拍的他,因突发心脏病昏倒在球场,后送医不治去世,享年65岁。

500

与英国菲利普亲王会面的陈桂春(右2)

陈桂春,祖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其祖父陈杰荣早年丧偶,在19世纪末离开家乡诏安,带着年幼丧母的儿子陈三元渡海南下,到砂劳越古晋谋生。

机缘巧合,陈杰荣娶到了当时砂劳越首任“华人甲必丹”王友海之女儿王安娘为续弦妻室,后来也成了“华人甲必丹”的一代古晋拿督富豪王长水,就成了他的小舅子。在婚前,王安娘与富商田家结婚后,曾育有二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弟弟王长水的儿子王合隆。王家除了这门“姑表亲”,还有另一门“姑表亲”更有名,那就是王长水之孙、王观海之子王其辉,娶妻表妹黄美惜,就是其女婿、新加坡大华银行创办人黄庆昌之女。

王安娘是在与田家退婚后,再嫁此前鳏夫身份的陈杰荣。由于她膝下无子,故而将陈三元视同己出,王友海家族也把他视为亲外甥般疼惜。

陈三元年幼时,被送到圣多玛学校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中学毕业后,先是到一家名为“慕娘”洋行干了10余年,后来与舅舅王长水、以及开金矿发迹的田祈顺家族,合资创办“砂劳越中华银行”,并出任经理之职。有外亲、声望显赫王友海家族的庇佑,他在当地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

1930年代,陈三元在古晋的友海街买了双层店铺,自行创办“陈三元有限公司”,经营的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进口冷藏食品及罐头业务,生意极为兴隆,到店的客人除了外国人,还有当地官员及富豪的家眷。

为人豪爽、且乐于助人的陈三元,在当地华人社会很有亲和力,不少人经常请他“共亲”化解纠纷。1941年,砂劳越古晋被日军攻陷,曾参与抗日筹款工作的陈三元,曾离开自家豪宅,躲避在舅舅王长水的乡下农庄里。在王家避难期间,陈三元因糖尿病等病情困扰,于1942年农历除夕时因病去世,享年59岁。

陈三元有一对儿女,即帮他打理生意的独子陈桂春,女儿陈春枝嫁给了曾在砂劳越轮船公司任职,后调往民都鲁的分行工作的女婿邓淼和。邓淼和在日本侵略马来西亚期间,患病身亡,他的弟弟是英殖民时期在财政司工作的拿督邓炯和。

陈三元去世后,独子陈桂春成了将家族生意发扬光大的二代掌门人。

500

陈汉文(左)与亲戚黄佛德(左2)出现选美大赛

1971年,因心脏病突发昏倒的网球场的陈桂春去世后,其家族产业也由“如日中天”转入暮日余晖时刻,在家业传承上无法挣脱“富不过三代”魔咒,令人唏嘘不已!

作为陈桂春之独子,也是陈三元家族第三代掌门人的陈汉文,由于家族渊源,接受的是英文教育,在上世纪60年代,他除了打理家族生意,也活跃于上层社会的活动中,但可能是不懂中文的缘故,他与华人社团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

到了1970年代,陈氏家族的冷藏食品及车行的业务,随着同行崛起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营业额也持续下降,于是,陈汉文与其子女们商量后,决定将家族生意盘出,举家迁往美国。兴盛一时的陈三元商业帝国也画上句点。

家族产业的继承与光大,很多时候是后代接班意愿所决定的。陈汉文有3子1女,女儿嫁给移民美国的上海籍教授,其长子是定居澳洲的工程师、次子是长住美国的工程师,三子是美国的一名时装设计师,显然,对接棒大马砂劳越古晋的生意兴趣不高。

从祖父陈三元到父亲陈桂春,再到陈汉文这一代,属于三代单丁。生于1929年的陈汉文,负笈新加坡返回古晋后,给父亲做帮手。上世纪60年代,在陈桂春处于半退休状态后,他负责打理车行业务,而古晋的冷藏食品包括制冰厂等,则由陈桂春的大女婿李祈安在管理。

陈桂春与妻子林如娣除了育有独子陈汉文,还有5个女儿。其长女陈雪娇与丈夫李祈安,早期协助父亲打理冷藏食品生意,在妻舅陈汉文清盘家族生意后,夫妻俩自创车行,代理日本汽车销售,后移民澳洲。次女陈雪娥留学澳洲,后与工程师的丈夫也定居澳洲。

三女陈雪观,嫁给了古晋海南籍富商之家的张国财,其家族经营汽水厂。陈桂春的四女陈瑶熙获封赐潘斯里拿汀,其丈夫是前东马首席大法官丹斯里拿督张守辉。最小的五女陈雪蓉留学澳洲维多利亚医学院护理专业,也与丈夫定居澳洲。

曾在大马砂劳越古晋风光一时的陈三元家族商业帝国,传到第三代便宣告结束了,远不如其外亲王友海家族、以及大华银行创办人黄庆昌家族之兴盛百年,富过三代。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