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游客给「支付方式」打负分,有人建议提升入境人士支付便利度,如何看待?

“上海小吃品类丰富又好吃,可是进什么店都要扫码支付,太不方便了!”埃及游客阿彬谈到近日来沪旅游的感受时,对景点和餐饮赞不绝口,但给支付方式打了负分。

随着疫情消退、经济复苏,上海与国际的交流交往正在逐步恢复,境外游客也逐步增多,而“消费支付不够便捷”依然是阻碍国际游客入境消费的一大痛点。近日微信、支付宝相继宣布全面升级国际银行卡用户服务、推出全新国际版等服务,但是依然有外国游客受支付习惯和安全隐私观念差异的影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度较低。

如何缓解支付痛点,提升支付服务便利度?近日,市政府参事课题组开展了一项关于提升入境人士境内支付便利度的调查。参事们建议,推动政府部门与各市场主体协同发力,破解刷卡和移动支付堵点,尽早形成良好支付环境。

——上观新闻

这几年我在很多出国旅行和外国人自己拍摄的视频里,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的支付方式的。这还不只是那些大商场和便利店,就连一些街边小店也能看到各种支付平台的标志,以及“本店支持支付宝支付”等中文。

而在更早之前,日韩的很多电商平台早就支持支付宝了。我自己就在日本的乐天买过东西,虽然标价是日元,但是支付的时候会自动换成人民币结账,支付宝扫个码就可以,相当方便。

这些视频拍的都是日常生活,并非故意在给这些平台露出,很多镜头里这些都还在画面角落里,不仔细看甚至都发现不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日韩商家支持支付宝,原因也很简单,中国游客多,这钱要挣。

如果有一天某些国家的游客也能有这样的消费力,那根本不用政府出面,商家自己都会主动开通适合外国人的支付服务的。

其实中国移动支付的流行,很大程度上都要拜传统支付渠道较高的抽成所赐。放到20年前,外国人反而可能不会感到这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主要支付渠道就两种,要么现金,要么刷卡。而一般的POS机都可以支持境外的信用卡支付,所以无论是用现金还是银行卡,外国人都不会感到不方便。

但这么做的代价很明显。之前,在POS渠道,国际卡的抽成基本在2%~3%以上,所以,在当时能开通POS支付的一般都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商家,小商户一般更愿意选择现金。但支付宝这类移动支付平台出现之后,收单费率也降下来了,现在不到0.6%,而且小商户和个人商户还可以免费,小老板们肯定知道哪个划算啊。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已经基本养成一部手机走四方的习惯了,强行要求中国商户适应外国消费者的习惯,那当然没必要。何况,如果非要求中国商户重新装POS机,靠高几倍的抽成吸血,人家商户也不傻,肯定不再上这个当。如果一个商店一年都接待不了几个外国游客,这钱挣不挣都行,他开通外国人支付服务费意义在哪儿?一年pos机或者其他硬件的采买成本不是白白就扔了?

500

在我看来,解决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还是支付平台自己努努力。比如,前段时间支付宝就可以支持绑定海外用户的国际银行卡了,使用的方式与国内版支付宝几乎么什么区别,在可用支付宝消费的地方都能使用,直接用支付宝买买买,坐公交地铁、骑单车、打车、订酒店订机票等等都方便。对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来说衣食住行都覆盖,基本已经满足需求了。

这我觉得也是因为亚运会马上要开了,到时候来得老外多了,支付问题解决了,他们就能多消费一点,中国商家就能多赚一点。

所以,有需求有钱赚,啥都好说,不然,就算支付开通了,也没多少商家会用。老外应该比我们更懂这个道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