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太阳历和罗马儒略历,尼罗河泛滥日。
【本文由“guan_15971286932676”推荐,来自《【古代华夏外的历法误差为什么会积累到那个地步?】》评论区.
古埃及的太阳历和罗马儒略历
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对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智慧的古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庆祝五位埃及神的诞生庆祝:欧西里斯、荷鲁斯、塞斯、伊西斯和奈弗提斯。后来,在科普特语中,他们被称为Piabot Nkoyxi(“小月”)。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146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但更重要之处在于,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对后世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盖约·儒略·恺撒在埃及的 亚历山大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新历法,对罗马的历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形成了著名的“儒略历”(Julius Calendar,)。
儒略历已经极为接近现代历法,但实际上距离回归年还有一定差距。儒略历以四年为一个轮回,四年共有365*3+366=1461天,平均每年365.25天,距离回归年的365.242199……天仍然有约0.0078天(即11分14秒)的偏差,也就是每128年会有一天的偏差。
1582年3月21日的春分日在儒略历中纪年是1582年3月11日,相差了10天。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为了校正的准确性,教皇召集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任命耶稣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为委员会主席,要求其结合儒略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克拉维斯建议通过颁布官方声明,将这十天抹掉,确保将儒略历拉回到与回归年一致。于是,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颁布教皇训令,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于是这十天便从公历上消失了。也就是说1582年10月4日结束后,第二天便变成了10月15日。
经过缜密计算之后,克拉维斯委员会提出了一年有365.2422天的方案,这比儒略历的365.25天要更为接近回归年的实际。为此,克拉维斯委员会对于儒略历历法中“四年一闰”的规定予以校正,在“四年一闰”的基础上,规定整百年不闰,直到第四百年才是闰年。也就是说,普通闰年只要是4的倍数就可以,但到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便不是闰年,2000年才是。教皇训令最终也批准了这个校正,这便是格列高利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公历。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前1514年~前1425年)统治时期的太阳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格里高利十三世 梵蒂冈宗教博物馆
----------------------------------------------------------------------------------------------------------------------------------------------------------------------------
大约在公元前二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也就是一年。
同时古埃及人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到今天开罗城在孟菲斯(Memphis)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直到今天,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呈绿色,向人们传递水即将泛滥的信号,埃及人便开始举行庆典。到了8月,洪水溢出河床,淹没两岸土地时,还要举行更大规模的庆典活动,感谢尼罗河为埃及带来沃土、甘露,这就是隆重的尼罗河泛滥节。
每年的8月,由水利专家测定好泛滥日,一般是在8月28日,然后逐级报告给水利部部长、最高宗教法院(负责撰写颂词)、开罗省长(负责节日筹备工作)、国防部(负责准备礼花和烟火)。节日这一天,人们奏起鼓乐,鸣放礼炮。然后由伊斯兰教教长念诵《古兰经》并朗读给尼罗河的颂词,接着将美女献给河神。当美女下水时,一队队彩船飞奔向前,一阵阵动听的民歌及笛声从船上悠然飘出,与岸上的欢呼声连成一片,场面十分隆得热闹。晚上,尼罗河的上空被五颜六色的烟火映得通红,尼罗河岸边更是人声鼎沸。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几千年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