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绽放可以独立,龚宇只有一个
文 | 内幕君
文/狗蛋分蛋
1
半年前,梦想绽放 VR公司把总部从北京迁往青岛,员工们收拾行囊跟着公司迈入新城市,期待能在新起点迎来真正的梦想绽放。
结果刚到青岛三个月,就有一部分员工被战略性裁员,梦想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失业了。
没被裁的员工也陆续收到公司工资缓发通知:只发放原工资的50%-70%,具体比例按职务高低划分。
CEO一级汇报的部门负责人,甚至只能拿到每月最低生活标准:
2300元。
按梦想绽放的说法,公司遇到了经营困难。
到最近,即便是降了工资标准,公司方面也拿不出钱了,有部分员工在脉脉上吐槽:
自己已经3个月没领到工资了。
员工们自发组织了欠薪维权群,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个,逐渐发展到近150人。
人多了,员工却没有得到抱团取暖的安全感,反而更担心自己工资还能不能要回来。
有员工咬着牙自退一步,找到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不谈工资,只是恳求他帮忙和梦想绽放方面沟通,续交一个月社保。
结果得到的回复却是:
梦想绽放是一个独立公司,我只能问清情况,给他们建议。
从法律层面来说,梦想绽放和爱奇艺的确是两个独立主体,但讨薪人觉得龚宇这样的说法有点爱奇艺在甩锅的意思。
从2017年梦想绽放发布第一款VR设备——奇遇VR一体机开始,往后每次爱奇艺开产品分享大会,梦想绽放VR系列产品都是重头戏。
国内头戴式VR设备市场竞争很激烈。
2000-3000元档位中,梦想绽放的看家机型奇遇2S,前有性价比突出的凌宇智控拦路 ,后有技术大厂HTC VIVE虎视,梦想绽放能被消费者看好,少不了爱奇艺VR系统生态支撑。
甚至有不少消费者直言:
谁知道梦想绽放?当初买奇遇VR,不就是看中爱奇艺吗?
连消费者都把梦想绽放和爱奇艺划上等号,而事实上两家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企企查数据显示:目前爱奇艺拥有梦想绽放49.6%的股份,是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如果二者只是单纯的投资关系,就像腾讯投资美团,阿里投资优酷一样,说公司是独立的,可能也没什么毛病。
但梦想绽放这家公司,从宣传营销产品发布,到公司股份实际控制者,都有爱奇艺参与其中。
这时候讲梦想绽放是家独立公司......
只能说,爱奇艺甩开梦想绽放的决心,可能比人们想象中还要坚定。
2
梦想绽放成立于2016年底,是爱奇艺内部孵化的产物,最初公司的名字还叫做“爱奇艺智能”,妥妥的至亲血脉。
结果7年时间过去,却形成如今局面,难道子母公司之间也有“七年之痒”?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2016年前后,正是VR元宇宙概念最火的时候,地位有点像如今的大型AI模型。
谷歌、微软、苹果等一众互联网巨头纷纷重注跟投,比如最近要和马斯克“八角笼决斗”的扎克伯格,他执掌的Meta公司,为VR元宇宙概念押注了700多亿美元。
那时,爱奇艺在国内刚刚站稳脚跟,在长视频领域与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形成三分天下之势。
外界瞅着风光无限,不过爱奇艺自己也知道:
做长视频赚钱太难。
虽然2016年爱奇艺的营收已经达到百亿级别,但是进项非常依赖影视剧版权和投资剧集,都是长期烧钱的大窟窿。
两相抵扣下,全年还亏了3亿多元。
爱奇艺已经连续亏损多年,背后有百度、小米科技,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等多位投资人都在盯着要业绩。
为了扭转局面,CEO龚宇提出“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的发展方略。
爱奇艺成立梦想绽放,也是为了站上风口,把它打造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扭亏为盈。
说白了就是曲线救国,养儿防老。
只是没想到风口来得快,走得也快。如今国内有人提到VR元宇宙概念,不少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是不是“诈骗”。
就连业内期盼可以拯救VR元宇宙的苹果,在前段时间发布Vision Pro 后,也没能掀起什么风浪。
不少业内人士判断:
VR元宇宙概念,短时间内基本宣告凉凉。
而爱奇艺靠梦想绽放养老的计划,也算泡汤了。
加上VR技术太烧钱,系统生态加设备开发,都是无底洞。当年压注700亿美元的扎克伯格,至今还在亏损,单2022年就烧掉了137亿美元。
梦想绽放烧了多少钱,目前还没有公开透露过,但是从梦想绽放成立开始,已经经历了A、B、C三轮融资。
第三次是今年1月,计划融资 4亿人民币。这一轮由青岛经控集团和真知资本联合投资,然后就有了开头说的总部搬迁,也是从这时候起,梦想绽放开始“脱离”爱奇艺。
至于脱离原因也不难猜,这个儿子太烧钱了。
养儿本来是防老的,结果变成啃老,搁谁身上都很难接受。
业绩重压下,就算梦想绽放是亲儿子,也逃不了被“扔出去”出去的命运。
3
年初,电视剧《狂飙》在爱奇艺全网独播,短时间火遍大江南北,成为现象级作品。
作为主要投资人之一,爱奇艺靠《狂飙》赚了多少钱,没人知道。
但《狂飙》播放的那几月,爱奇艺会员增长了近1000万,破了爱奇艺成立13年以来的速度纪录。
2月初爱奇艺发布2022年财报时,正赶上《狂飙》在爱奇艺收官结局,开始在各大地方卫视上映。
看完业绩情况,有人说:
爱奇艺就像电视剧的名字一样,开始“狂飙”了。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22年爱奇艺全年净利润为13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则为净亏损为45亿元人民币。
这是爱奇艺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5月,爱奇艺又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83.49亿,同比大增14.73%,净利润6.29亿,一个季度就挣了去年半年的钱,同比增幅来到了恐怖的259.91%。
业绩会上,龚宇骄傲地表示:
盈利证明了公司新策略的有效性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
通过“开源节流”战略,爱奇艺终于给投资人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但代价又是什么呢?
2021年底,爱奇艺官博发文通知会员订阅价格更新:
黄金会员从每个月19.8元调整到25元,连续包月的价钱从每月15元人民币调整到每月19元人民币。
评论区网友大呼离谱:明明服务没有什么实质提升,凭啥随便涨价呢?
爱奇艺的回复耐人寻味:
我们的视频内容储备丰富,涨价不影响中长期会员。
这话与其说是给消费者听的,更像是说给投资人听的。
今年1月,一位爱奇艺平台的7年“老粉”,一纸诉状将爱奇艺告上法庭,理由是:
爱奇艺悄悄将黄金VIP会员投屏清晰度,限制在了480P。
在此之前,黄金会员使用投屏可以选择任意清晰度,他认为爱奇艺单方变更合同条款,已经构成违约。
事件公开后,舆论迅速发酵,最后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对爱奇艺的全民声讨。
有网友发现:
爱奇艺 TV 版 APP,会在后台悄悄占用用户的上传带宽。
通过某种技术手段,爱奇艺将用户的电视,变成了公司的缓存单元,不仅省了流量费,还省了服务器搭建和运营费。
后来这事得到了爱奇艺官方回复:
公司早就将相关技术协议,写进了用户须知条款里。
要怪只能怪网友们文化水平不够,没看懂用户条款里的技术名词。
有人说,交了会员费还要被白嫖宽带,爱奇艺是懂省钱的。
只是这种牺牲核心用户使用体验的“开源节流”,真的能够持续下去吗?
4
另一边,梦想绽放的用户这边,也出了问题。
梦想绽放在去年推出了“打卡300天,保底返现3000元”的活动。结果到今年2月,300天打卡期已至,返现却成了泡影。
有网友表示,自己为了坚持300天打卡不间断,发着烧都要戴上VR头套打卡,现在说没就没了。
在几百人的维权微信群中,不少人猜测:
是不是梦想绽放官方,压根没想过有人能坚持300天?
据传言,梦想绽放做活动,是因为今年1月那笔4亿元融资的背后,有一份对赌协议,对梦想绽放的销量有很高的要求。
梦想绽放太需要这笔钱了,无奈赔本赚销量。
只是最后做了活动,销量也没达标,不仅融资只拿了1.5亿,还欠了一屁股活动钱,赔了夫人又折兵。
狗蛋说,梦想绽放如果想要继续“绽放梦想”,搏一线生机,可能还得求老父亲爱奇艺再投点钱。
爱奇艺今年扭亏为盈,也有这个实力再扶持一波不争气的娃。
梦想绽放的员工找龚宇讨薪被婉拒,铁柱说怎么没试试让梦想绽放的董事长去找龚宇谈谈呢?
狗蛋查了下两家公司董事长发现:巧了,都是龚宇。
梦想绽放可以独立,龚宇只有一个。
那就让龚宇和龚宇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