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被起诉会否意外促成「郭柯配」?

    正当民调正在追赶赖清德的柯文哲踌躇满志,因而重申排除「郭柯配」,而郭台铭则继续以「盘马弯弓箭不发」的姿态分别向柯文哲、侯友宜施加压力之际,作为郭台铭与柯文哲之间紧密连接纽带的新竹市长高虹安,昨日遭到台北地检署宣布,依其违反《贪污治罪条例》的「利用职务诈取财物罪」、及「使公务员登在不实罪」为由,并直斥其「行为公私不分、贪图小利,而且犯后态度不佳,卸责予助理」,因而将其提起公诉,并建请法官褫夺公权。台北地检署在「二零二四」大选八个月前,起诉民众党唯一的县市长公职及「当红炸子鸡」,显然是带有打击柯文哲选情的意图。但由于高虹安原来是郭台铭的爱将,并由郭台铭向柯文哲推荐,以民众党的名义获提名参选「不分区立委」并当选,而且其遭到台北地检署起诉的「贪污罪」又是在担任「立委」时发生,起诉书中披露的案情,还有郭台铭名下永龄基金会每月支应十万元予「歷久网路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协助其从事「立委」职务的情节,因而该案就像一条纽带,将柯文哲与郭台铭捆绑了起来。倘台北地方法院是主动配合民进党当局行事,抢在「二零二四」大选正式开打前开庭审理该案,意图以此打击柯文哲的选情,会否导致柯文哲在此严正政治危机下,「破罐子破摔」,索性与郭台铭合作,组成「郭柯配」登记参选?这是值得密切观察的可能发展前景。

     台北地检署昨日上午十时召开记者会,宣布侦结高虹安在「立委」任内,涉利用男友诈领助理费,及涉嫌擅自使用资策会期刊文章违反著作权法等案,涉嫌违反《贪污治罪条例》的「利用职务诈取财物罪」、及「使公务员登在不实罪」,等罪。其中贪污案起诉高虹安、助理陈冠宇等五人,高虹安的男友李忠庭不起诉。    至于资策会提告高虹安「背信」一案,检方给予不起诉处分。据起诉书所指高虹安涉嫌「贪污」的款项,是四十六万零三十元。

     高虹安现在还是处于「无罪推定」的阶段。但以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司法机关对「诈领助理费」的贪污案,量刑偏重。如民进党籍台北市前议员童仲彦的「诈领助理费案」,法院最终认定他诈领五万余元助理补助费,就将他判刑三年十个月定谳。比照该案,倘高虹安被法院判决罪名成立,将无法躲掉贪污案的七年以上重罪。

     根据《地方制度法》规定,县市首长若涉嫌《贪污治罪条例》等,起诉经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将停职,由副县市长代理。案件若经二审改判无罪,可复职;但判刑确定者,将解职,并于三个月内完成补选,但若剩余任期不足两年,就不再补选,由「内政部」报请「行政院」派员代理至任期届满。另外,根据《公务人员俸给法》规定,县市首长停职期间,得发给本俸(年功俸)的二分之一,复职时需刑事判决确定未受徒刑之执行,或未受撤职、休职惩戒处分者,才可补

发停职期间未发的本俸(年功俸)。

     该案「政治介入司法」的痕迹甚深。一方面,在柯文哲的选情仍处于沉浮不定之时,台北地检署就一直拖延;但当柯文哲的民调直追上赖清德,甚至有个别民调结果的数据是超越赖清德,对赖清德的选情构成威胁时,台北地检署就对已经拖延了八个月的案情,宣布侦结,并对高虹安提起公诉。另一方面,高虹安刚以新竹市政府的名义,将林智坚的十二亿元棒球场案移送「监察院」,台北地检署就宣布正式起诉高虹安,明显地带有「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意思。

      该案对民众党及其主席柯文哲的冲击力度,是颇大的。柯文哲长期以廉洁自许,并在选战过程中经常炮打民进党当局的弊案,因而该案就有「剃人头者,人亦剃之」的意况。而且,目前正是柯文哲为民众党「区域立委」参选人摆棋布局之际,但在新竹市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人选,该案的被起诉,将会增加民众党在新竹市提名「区域立委」参选人的难度。何况,高虹安是民众党唯一的县市长公职,也是民众党的「当红炸子鸡」,她的被起诉,对于严重缺乏骨干,堪称「一人政党」的民众党来说,不啻是「釜底抽薪」。当然,如果法院是在「二零二四」大选进入「埋牙」阶段开庭审理该案,也就必然会对柯文哲的选情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该事件是民众党成立后,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高虹安原来是郭台铭的中层干部,在「二零二四」大选时,柯文哲「海选不分区立委」参选人,郭台铭向柯文哲推荐七名亲信,柯文哲挑选了高虹安,结果当选,并参与民众党「立法院」党团运作。而郭台铭又将「卖剩蔗」的六人推荐给宋楚瑜,纳入亲民党「不分区立委」参选人名单,结果全军尽墨。而在「九合一」选举中,高虹安被民众党提名参选新竹市长并当选。因此,高虹安就成为郭台铭与柯文哲之间的联系纽带。但以亲疏程度,高虹安更亲近于郭台铭。

     台北地检署昨日宣布起诉高虹安后,郭台铭、柯文哲都理所当然地为高虹安鸣冤。如果台北地方法院是在十一月「中选会」受理政党提名「二零二四」参选人登记作业的前夕开庭审理该案,以图打击柯文哲的选情,说不准将会促使面临重大政治危机的柯文哲,与郭台铭共同为高虹安申冤,进而在客观上促成两人「抱团取暖」,从而阴差阳错地组成「郭柯配」登记参选。这个结局,可能是民进党当局始料不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