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虽然碳排放没减少,但对人类的生活质量来说环保多了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74029”推荐,来自《网友质疑发展电动车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第一个问题,电动车使用煤电,不环保。我的回答是:燃煤在人口稀少的地方发电,电动车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虽然对地球来说碳排放没有减少,但对人类的生活质量来说,环保多了。何况,风电、光伏、水电、核电、潮汐电等比较环保的发电方式发展很快,可以用来给电车充电。所以电车更环保。想想,我们的城市没有汽车尾气了,是不是生活会美好很多。
第二个问题,电池会衰减。是的,在上世纪70年代,电池的循环充放电可能是180次,后来进步到230次。到上世纪90年代时,已经可以做到250次、280次。进入新世纪电池技术突飞猛进,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很快就达到800、1500次,2000次,直到去年能达到4500次。现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不断提高,续航里程可以轻松做到500,甚至700公里,就算500公里,4500次的循环充放电,也能行驶225万公里。普通家庭用车一年也就行驶一万至三万公里,这对目前车辆预期使用寿命来说,足足够了。何况,电池技术还在快速进步。
第三个问题,电池的后续回收处理。这就更不用担心了。如果还不能很环保的分解回收,我们就把回收的电池堆到人口稀疏的地方,就当是今后的矿藏。等我们有了环保的处理手段,再分解回收。何况现在已经有了较环保的处理技术,并也还在快速进步,不但更环保,还更经济。
电车比油车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停车情况下,你可以开着空调舒服的在车内休息。而不像油车需要长时间让发动机走怠速,造成发动机内部积碳,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如果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还会要人命。
这位先生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飞速进步的世界,得出错误的结论,就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