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高一定是经济水平决定的吗?消费习惯算不算呢?
【本文来自《请问,同样的收入,如何评价其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购买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雷伯伯
- 中国普遍收入低没有购买力是有数据支持的
人均GDP一万三这个水平的国家
甚至更低的国家
消费占GDP的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占GDP比重确实偏低。2021年,我国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54.3%,其中政府和居民消费分别为15.9%和38.4%;远低于OECD经济体77.3%的平均值,其中政府和居民消费分别为18.3%和59.0%;也远低于72.0%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政府和居民消费分别为17.1%和54.9%。就具体国家的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来看,美国和英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占比达到82%以上,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占比达到60%以上;日本的最终消费支出占比达到75.3%,德国为71.4%;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的最终消费支出占比也达到77.9%,67.8%和70.7%。不难看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占GDP比重确实偏低,特别是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偏低。
(作者:刘洪愧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3年第37期)
人均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国际机构发布的,你可以参考一下我们在什么水平
那你算过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其信贷消费在消费中的占比有多少呢?
消费高一定是经济水平决定的吗?消费习惯算不算呢?像老辈人,就算手里有数数,但也舍不得大肆消费啊,要存钱给后代---这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而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所以你可以看到年轻人的信贷消费的比例就比较高。
但经济统计数据它肯定是整体跨越两代人一起算的,那么就肯定会把老一辈的消费习惯也算进去。
但信贷消费到底好不好,这要辩证地看。老一辈节约,爱储蓄,那么遇到经济下行抵抗能力就强。年轻人一代喜欢超前消费,能够制造较高的消费波动,但遇到经济下行期抵抗风险的能力就不好。
所以消费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收入低、购买力不足”,要反过来看其中是否有储蓄、节约等抵御未来风险的因素在这里。
基于这个逻辑来讲,要解决消费问题,我们政府恰恰应该加大对于公共产品的投入,比如医疗教育住房,让老百姓没必要为这些东西存钱,相对的消费自然就上去了。
记住:消费低≠收入低购买力低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概念,就如同抗磁性≠迈斯纳效应≠超导一样。
也是你单纯用消费/GDP比例来衡量所无法解释的。
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如果只是看这么几个数据,而不去思考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的,那显然是会与现实产生巨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