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粉」所困,韓國瑜終究免不了一身腥

500

想選,卻不能表態「要選」,反對初選,又不能明擺著反對,這大概就是韓國瑜5點聲明的意涵。許多網民直言,這麼忸忸怩怩,真不像韓國瑜,其實,韓國瑜只是不想獨自承擔表態選「總統」的負面衝擊,而要國民黨扛下這個責任。

我所不解的是,這很難解嗎?

在訪美前,國民黨中央整個黨機器就是在為徵召韓國瑜鋪路,但半路殺出郭台銘並堅持初選,黨中央又鋪設了一條「叉路」,讓韓陣營錯愕,所以韓夫人李佳芬忍不住抱怨「遭背後開槍不舒服」。

只是,一般民間看法有兩種觀點正在成形,第一,韓粉的表現已經過熱,甚至到了偏執的程度。第二,韓國瑜的決斷力大有問題,理智已經被海內外韓粉的熱情所淹沒。

誠然,吳敦義那種拐彎抹角的作風令人反感,但韓國瑜抨擊黨中央密室協商實在沒有道理,因為重點不在於國民黨,而在於韓國瑜的參選意願。如果韓有意參選並勇於表態,國民黨能擋嗎?敢擋嗎?再者,韓粉名嘴批評國民黨為郭台銘鋪路是「因人設事」,也沒有道理,難道不辦初選,改採徵召韓,就不是「因人設事」?

設使韓市長認為民氣可用,有意角逐大位,就應與黨中央及其他參選者共商解決之道,而不是執著於高雄市民的意向。韓選「總統」,真的就對高雄市民有所虧欠嗎?當然不是,因為只要競選訴求以高雄為主,即可化解市民的不諒解,至於那些本來就不認同韓的,無論怎麼做也都不會轉而認同,根本無需納入考量。如果韓市長連提出一個高雄支持選民能接受的說法都做不到,那還選什麼「總統」?

另外一件韓國瑜欠思考的事,是目前所有黨內參選人,只有韓國瑜有官方舞台,其餘一干人等包含郭台銘在內,都欠缺抒發政見的舞台,不辦初選改採徵召,就沒有政見說明會,也只有韓國瑜有高雄市長這個表現舞台,公平嗎?

選民是否被剝奪了聽取各方參選人政見的權利?部分激情韓粉已為情緒所控制,根本不在乎其他選民怎麼想,韓市長的理智是否也被韓粉的情緒所蒙蔽?

排開挑撥離間的「假韓粉」不說,那些「非韓不投」的支持者凌遲的不只是國民黨,還包含整個「討厭民進黨」的選民。國民黨倒了或許不足惜,但「討厭民進黨」可以倒嗎?

韓國瑜請找回理智想清楚,能「管理」韓粉的,也只有韓市長自己。不要為了做韓粉心目中的聖人,而成為讓民進黨繼續執政的罪人。

另外,吳敦義的黨中央,是設在月球上的機關還是怎樣?聯絡所有參選者一起坐下來好好解決初選問題,有這麼困難嗎?地球上有一種東西叫做電話,有一種設備叫做遠端視訊,為何要搞成與各參選人咫尺天涯那般遙不可及,說不上話?

再者,從過去的「換柱防洪」,到現在的「挺東卡西」,徒生爭議的中常委機關,不是

「Kingmaker」而是「Trouble maker」,早就該廢掉。

根據韓陣營的說法,韓國瑜感到被吳敦義利用為「打朱卡王」的工具人很不滿,這實在也很怪。若不想當工具人,又不想得罪人,就表明不參選,誰也不得罪。但若不想當工具人,不想得罪人,又想參選,難道逼黨中央直接徵召,就不會得罪人,就不是工具人?

千言萬語,選民只是想知道韓國瑜到底要不要選而已,其餘枝節並不重要,但韓國瑜卻把枝節當成重點,對真正重要的答案卻繼續保持曖昧,此舉當然是自傷。

確實,這五點聲明又將球拋回去給吳敦義了,但整齣戲也當場餿掉。

韓國瑜既然不願意被「徵召初選」,吳敦義恐怕也只剩一條路可走,就是舉辦沒有韓國瑜的初選,但民調納入韓國瑜選項。參與初選者即便勝出,若民調仍不如韓,就徵召韓國瑜。但這種方式也莫名其妙,只有韓國瑜不必提政見,不必繳交初選費用,其他人會認為公平嗎?

是不是,到頭來得罪人的,還是韓國瑜?

最終,讓韓國瑜一身腥的,不是別人,就是自己的鐵桿粉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