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客家人,小时候见过两场开棺,说实话有点恶心

【本文来自《客家人传统的“二次葬”是这样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湖南客家人,里面说的主要流程大体一致,其中第1—5步是同期,就是丧酒席,丧酒席一定不能少,而且搞得异常隆重,根据返山入土的时间倒推,有几天就操办几天,其中以返山前一天为正酒席。

那几天家里宾客盈门,远方亲戚都是住下来守灵的,异常热闹,天天吹拉弹唱,做法事,念祭文,所以老人过世的丧酒席又叫白好事就是这么来的。

其中以正酒那天最正式隆重,通宵做道场,最后一个环节是开棺见亲人最后一面,在此之前棺材盖与棺材之间用竹板或小木梁架空的,内外通气的,所以停放时间长或者夏天经常有臭味,这就又催生了另外一个职业岗位的人——避臭师傅,这个人多半就是做道场的法师,利用药水+念咒这些驱臭,确实有效果,我是无法解释其中的缘由。现在是利用制冷机冰棺原理进行低温冷冻避臭。

开棺这个环节非必须,但是如果是女性过世,尤其是年轻女性,一定要等她娘家人态度,开还是不开,纠其根本还是避免凶杀,确定是正常死亡的。

我小时候见过两场开棺,说实话有点恶心,已经开始膨胀了,怕倒是不怕,当场见得人多了去,和见新娘子一样。

封棺以后一般不会打铁钉的,因为棺材盖与棺材本身就4组榫卯结构憋死了,除非几个人用力抬盖子。

然后将棺材与两侧的抬棺竹杠用巨大的草绳捆好,等待一大早出殡。

在此之前棺材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底部用两根小木梁踮起脚,返山那天一大早算定时间,然后放炮奏乐,八大力士将棺材抬出祠堂或者自家堂屋,放在院子外面,两头用长条凳垫在竹杠下,此时棺材已经悬空了,在此以后棺材绝对禁止再次落地了,必须一路抬到坟墓上才能落地,中间抬累休息也只能再次用条凳架空。

出殡之后的早餐酒席是正餐,所有的亲戚、客人都会出席,这时候孝子们就围在院子里跪在棺材两侧做死的哭丧,尤其是老太太过世,她娘家亲戚,尤其是各种老姐们,自己生养的女儿们更是哭的昏天黑地的。吃过饭到了时辰,立马放炮奏乐,抬棺上山入土,孝子走前,仪仗队其次,然后是棺材队伍,后面是跟着送葬的亲戚,客人等,然后是鼓乐队,最后是放炮队伍,一路浩浩荡荡上百人跟着去送葬。

至于说二次捡骨头,我们当地是非必要的,出现二次葬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次葬的坟墓风水不好,因为选择的时间也不多临时选择的,第二就是家里有钱了条件特别好了,再来一次,然后扩建坟墓。但是时间不止3年,最少也是七八年以前,避免棺材里面肉身还没腐烂完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