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待考证)检测出2种国内米线里有转基因?……
第四次追加:还是得感谢鹰击长空的反驳~~
http://www.agrogene.cn/info-407.shtml
抗虫BT蛋白水稻和耐草甘膦Bar水稻,在基因农业网上的2014年有个文章说,其花粉被风吹到普通野生稻上以后,由于其品种在过冬后发芽比普通野生稻慢,抢不到足够多水土资源;然后在花期又和普通野生稻有些错开,所以不容易发生二次花粉漂移。
那么这样看,距离足够远(也不考虑蜜蜂传粉)的话,基因漂移的影响范围是可以控制住的。
个人还是有点怀疑有蜜蜂的情况下这个漂移距离会不会加大?但目前既然有风传播距离有限的说法,似乎但就BT蛋白抗虫水稻和bar耐草甘膦水稻来说暂时不会出现(风吹条件下)无限漂移的可能性。所以特别追加一下。我以前对基因漂移发生的几率可能错误地想象地过高了。
另外,照这个现象来看,也许可以通过控制转基因农作物的开花期和一切野生的,杂交的同种农作物都不同来尽量避免基因漂移?如此就不需要隔离式温室种植来防止花粉漂移了。
但抗虫BT蛋白误杀蝴蝶的问题应该还是没办法解决,或许要单独准备一个保护区养些蝴蝶品种做备份?
********第四次追加结束。
第三次追加:
问了下原作者,他说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报告只有含有和不含有的定性结果,没有含1%还是万分之1,或者是50%的定量结果(毕竟米粉/米线已经是下游制成品,不像袋装大米是原料,可以送检15袋米然后看有几袋含转基因,最后估算比率),本身就没有同一袋米线里的转基因成分定量分析的检测服务(欧盟的检测报告也没有定量结论),所以不是他们故意不标的……
晕……真复杂……
********第三次追加结束。
二次追加:
我刚开始的标题是“转:有2种抗虫转基因的米粉在国内悄悄上市”,第二次的标题是“转:有2种抗虫转基因的米粉(/米线制品)在国内已经上市?(待考证)”……
后来想了想,转载的文章最早的标题是检测出米线里有转基因,干脆还是用这个标题吧,然后把待考证加在前面。原文的重点并不是转基因制成品上市,而是上市的制成品里有转基因成分。
我自己看过之后的理解等于也是标题党了,所以对不起,我自己纠错一下吧。
呃,我改标题不会导致帖子被提前吧?希望这个帖子先沉着吧……
********二次追加内容完*******
追加,感谢鹰击长空的……反驳吧,在知乎搜到一个旧问答:
王志安的转基因大米调查,超市5包查出3包转基因是造假的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20899
里面提到央视2014年说河北武汉5袋大米有3袋是转基因的旧视频已经被删除了,当时的记者已经变成前记者了。
那个视频可能是他从武汉大学农业研究部门要来3袋样品做试吃,但没吃,反而拿去做假新闻弄出来的,所以片中没有提购买超市地址、检测单位地址,含转基因成分的比例,都是为了营造噱头用的。
我试了下CNTV里的链接确实打不开,但人民网上的转载倒却是保留着(http://sc.people.com.cn/n/2014/0728/c345167-21799385.html)
真是莫名其妙的世界,央视那个前记者如果真是捏造新闻,居然没有被起诉么?……
————
呃,不过,Daddylab公众号上的文章的一个论据因此出现了问题,确实使得整个文章的(其中一个观点转基因大米已经种了不少的)可信度下降了,所以我打算把标题改为(待考证)了。因为具体是100%用的抗虫BT蛋白大米做的米粉/米线,还是只是混入了试验田基因漂移出去的花粉,所产生的千分之几的转基因大米做的米粉/米线有待进一步考证。
也有可能是试验田附近的农民私下保留的种子,私下种出来的米混进去的?……(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30629/015015958986.shtml)
********************************追加的内容结束。
抱歉,又转个DaddyLab公众号上的消息(其实是个人随意转的,未授权,如果算侵权可以麻烦小编删除。最近没看大浪淘沙写啥帖子,所以就转老爸实验室的文章比较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DBcQxKkcjO_6hAf3sMeqg
他们的读者有人说想查一下国内米粉的资料,意外发现是有转基因成分的。
有欧盟的官方网站能查到被检测出来然后拦截,退货、销毁的记录(这个图应该不存在版权问题,欧盟网站算GOV公开服务项目,所以复制一下):
(从这个历史记录上看,2009年才通过国内的安全性评估,但是2007年已经开始偷偷出口,商业化种植的速度远快于审批速度嘛。)
所以他们也随机买了4种米粉,
检测后发现有两种有BT63抗虫转基因成分:L状元和柳W。
另外两个品牌喜F和霸W花没有此类成分。
(包装图片就不复制了,请去首发链接看。)
————
不过,抗虫转基因的食用安全性现在倒没有什么明显问题,1999年研制成功,2009年就通过国内的安全性检测了,2018年也通过美国FDA的安全性评估了。
欧盟禁止其入境可能是因为本国农产品贸易保护吧。美国允许销售,但禁止种植。
这个东西的问题是,其实国内也没批准商业化种植:
农业部: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8-03-07/doc-ifxufzhv9031296.shtml
所以理论上是不应该见到转基因米粉这种产品的,但实际上既然有这个产品就肯定是有商业化种植了。
和转基因大豆油不一样,消费者此时是没有知情权的。
————
不过,呃,额外说一句,中国和美国都不批准商业化种植抗虫大米可能是担心进一步影响生态平衡,如纺织品网站上有文章说,抗虫棉花误杀蝴蝶,传粉过程变得困难,棉籽不孕率增加11%,棉绒纤维缩短产值变低,后来又有二代棉铃虫也不怕它了,农药还是得打:http://info.texnet.com.cn/detail-652285.html
蝴蝶幼虫是毛毛虫算害虫,但成虫帮助传粉是有益的(不知道这咋算?中性昆虫?)……我个人猜测,不敢大规模种植抗虫大米是怕大规模误杀蝴蝶导致传粉困难吧?谁知道耐BT蛋白蝴蝶能否及时进化出来?
反而是耐BT蛋白的棉铃虫之类的害虫先进化出来咋办(有点像莫非定律,不想要的坏事情总是先发生)?……
但应该不是担心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毕竟胃酸可以分解各种蛋白质。
个人认为转基因技术的未来主流方向是支持性转基因,譬如把苹果酸合成酶基因转嫁给普通植物,降低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毒素排出时的能量消耗,可以变相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40%,这个技术不和害虫、杂草产生直接对抗,对生态平衡影响应该比较小,是美国某个大学正在研究的。
抗虫BT蛋白其实继续以传统生物制剂农药的方式喷洒更好,有害虫才喷,没害虫就不喷,过1、2年就换其他农药,不要长年累月始终按一个剂量让植物自己合成抗虫蛋白,结果是害虫练出抗药性,有些中性昆虫可能被误杀,植物自己可能浪费能量影响产量或因为不孕率增加影响产量。
机械性地长期只使用一种农药还只用在一种剂量下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对抗性转基因技术又不可能智能到看见害虫才合成抗虫蛋白,看见中性昆虫不合成,过几年还自动更换合成抗虫蛋白的种类(呃,不过如果有好几种抗虫农作物的话轮流种倒是能起到更换作用,但怎么解决误杀中性昆虫还是不好办,或者把蝴蝶先转基因了?……那又涉及到更复杂的生态平衡的影响……)。
————
其实还有个技术路线是像西班牙(好像是蒙德拉贡地区)种植的,类似水培农业那样的系统,直接隔离害虫与农作物的接触可能性,也就不需要合成抗虫BT蛋白了。
————
对了,DaddyLab居然向12315和工商投诉这事,对方不受理,说没有这种管理业务,让他们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后者过了15天受理期也没有啥反馈信息出来……
整件事情其实证明一个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转基因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他们自己就能做到在还没有完成安全性评估的2007年,就能开始商业化种植还出口了,而且也已经在米粉里使用好多年了……
今年3月份荷兰也发现一批中国的转基因大米制品,给退了(也是从这个公众号转的图,不过这个应该也是GOV网站,应该不存在版权吧?):
所以讲什么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不要买对抗性转基因的产品的情怀啊;程序正义的理念啊,都没用。
哪个产品是转基因大米做的,你都不知道就买了。
除非水培农业系统,或者支持性转基因能在其他技术路线上证明自己的效费比超过对抗性转基因,它才能被压制住(如果长期效费比高而短期效费比低可能都无法获胜),监管部门是起不到啥作用的。
只希望目前的商业化种植规模还不足以影响生态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