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就是萧何、韩信和张良都不会比李白更得志了

【本文来自《和《长安三万里》不同,李白下大狱,节度使好友高适其实见死不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470598502244
  • 李白傻子一样掉书袋用典故,直接就是“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谁是秦始皇的后继,谁是壮士。就凭这样的政治理解力。活该他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老老实实喝死算了。

这世上,就是萧何、韩信和张良都不会比李白更得志了。萧何郁郁而终,韩信扎成窟窿,张良黯然退休。

你要说他小人得志,多少也有点儿。。。嗯,但李太白的诗歌确实千古以降,太多人喜欢了,你没有办法阻止那种人类那种酒神崇拜心理。

如果李白的诗没有那么打动人类的内心,那么甚至我可以说他就归入佞幸传都行。因为他得志于唐玄宗,唐玄宗对自己喜欢的人类是不假思索地给予,近乎无节制地给予,无论是高力士、杨玉环、李太白、安禄山,他喜欢高力士的忠贞,杨玉环的美丽,李太白的妙兴,安禄山的勇猛,这些是他对人类接近于神的一切美好愿想,但现实关系的裂痕最终让他亲手去毁灭这些他最喜欢的人。

在这些人中,他最偏爱的是李白,李白是他的一个世俗假身,替他走下帝座,在人间欢谑,纵情讴歌。他其实挺聪明的,他不是没有危机感的人,但在一切危机中他都替李白铺垫了最好的后路。比高力士好,比杨玉环好,当然比安禄山这该死的反贼好。他让李白获得巨大的荣耀与世俗的厚馈后转身寻仙去了,还给他介绍了老来青春伴,亲爹都没有这么样的真爱,你也可以说李白是他压箱底的珍宝,他舍不得摔碎。

最后,是他亲儿子李亨为了平叛的应急之须而采取的舍命上位(当时那种情况,当然可能第一时间被叛军一脚踩死),让他觉得受到了作为皇帝本人的巨大羞辱。他才投出了李璘这颗棋子作为牵制,又怕李璘人望不够,专门请了名动天下的李白为其加持。他理解快意恩仇的李白,是不可能拒绝他这个天字第一号粉丝的邀请,毕竟恩情太深了,这不是用不用李白做宰辅的问题,他用哪一任宰辅都是家奴,而李白是。。。朋友。不这样,就李白那个三无产品的吊样子,佢也敢说天子呼来不上船,半个帝国的锦绣人物都在配合唐明皇本人亲自为李白站台打造那一部《谪仙凡人修仙传》。

李白是朋友,那位帝王的几乎唯一的朋友。这位朋友拼着老迈之身走上了唐明皇的贼船,并且在看似忠勇的奔赴中留了一手高级黑的绝技,瓦解了李璘所奉上诰的神圣性。。。。人性么,但无论如何这位老朋友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在夹缝中仍然悄悄拱卫了李唐最后的尊严,而不是玄宗本人,和高适一起。

也因为此,李白最终没有上弄臣传,而是进入了人文史。太几把贵重了,你根本没法回避这种贵重品。玄宗不能,是谁也不能(安禄山不知道,一刀剁了李白也难说)。还是做朋友吧,做千古愁的好朋友,他的内心也有忠诚,外表也有美丽,行动也有勇敢,他同时有着极高的智慧,并因为他那些普通人的缺点而被他的朋友们爱戴和喜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