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送人头策略让人看不懂

最近乌克兰在战场上开始采取一些更加冷血的策略。

据美国西点军校论坛上一篇文章的说法,这个策略是美国给乌克兰出的主意,他们称之为“蚊子”战术,即以小规模的步兵冲击俄军阵地,因为美军发现现在的俄军非常不愿意承受人员伤亡,因此在乌军冲击时俄军通常选择后撤,然后以炮火迎接乌军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的每次进攻中,不论是有大量装甲车辆,还是有大量人员,都会被俄军空地的猛烈火力打击而遭受严重损失。

因此美军建议乌军以小规模步兵实施进攻,只要能设法靠近俄军阵地,俄军就会后撤,然后用炮火覆盖自己的阵地,由于乌军冲击部队的规模小,即使全部伤亡也就那样了,后面的步兵再上来,此时俄军已经没有前沿步兵提供炮火引导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在阵地上站住,然后如此重复,就可以在付出巨大伤亡的前提下,缓缓前进。

美国参联会主席米利说的战斗还要持续十周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这个战术听起来不错,而且现在来看乌军也确实在前线使用这样的战术,冲击部队从一个月前的成连、成营的冲击,缩减到前几天以45-50人,相当于半个连的步兵,现在已经缩减到15人。

这其实就让人想起了之前瓦格纳在苏勒达尔等地使用的小群步兵战术,当时瓦格纳以精锐侦察兵组成3-4人的小分队向乌军阵地渗透,以引导火力打击。同时以更多的由惩戒营士兵组成的小分队进行广泛的渗透,吸引乌军注意力,这样的小分队也是不到10人一队行动。

但是这样的战术核心不是指望这些小分队本身取得战果,实际上是让乌军的阵地火力充分暴露,这样侦察兵就可以引导己方炮火逐个将其拔除。在接近目标到最后几百米的时候,再投入连级步兵投入最后的冲击,不惜伤亡代价夺取乌军的核心阵地。

相比之下,美国人指望乌军打出来的效果是,用小分队自身的牺牲吸引俄军火力,并迫使其放弃阵地。

但是这件事情本身从逻辑上讲也并不合理。

因为在乌军前一阶段的进攻之后,俄军已经认清了乌军的实际能力,所以现在俄军已经不再担心对方会突破自己的第一道主防线,因此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兵力投入到了原来的警戒防线。俄军警戒防线的特点就是当敌军投入主力进攻的时候,就放弃部分阵地,让后方炮火对敌军进行削弱,如果敌方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发展进攻,那么后撤的部队就要加入主防线,但如果敌方进攻被阻止,那么后撤部队就会和预备队会合然后夺回阵地。

但现在,现在警戒防线本身已经变成了实际上发挥作用的主防线,当然这依然是一条有弹性的防线,顶不住了还是要往后撤的。

但是这种“顶不住了往后撤”现在往往是有欺骗性的。

由于俄军现在将大量兵力放在了一线,一线兵力据称已经达到4500人,换言之,原本放在后面三条主防线上的许多兵力实际上已经被投入到加强警戒防线,因为已经可以判断,乌军没有突破这条阵地的能力了。

正是因为现在防御部队兵力已经够多了,所以就出现了乌军冲入“已被放弃”的俄军村庄,然后突然从村子里涌出来上百人把乌军的小部队直接吃掉的情况。

换句话来说,“蚊子战术”只是解决了乌军伤亡速度太快的问题,原来可能为了争夺一个村子, 乌军连续两三波冲锋,一小时内送掉一个连。

现在呢,15人一波,变成需要一整天才送完一个连……

但问题是你冲上去依然站不住,总体上来说进攻更加绝望了……

这种策略真是让人看不懂,我也只能说美国人历史上就不懂战役学,战术也蠢笨,这是朝鲜战争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的问题了,结果他们现在把自己的蠢笨战术教给乌克兰人,在火力、技术能力上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想要用送人头的方式打赢一场决定性战役……

唉……

或许,乌军里面那些苏联培养出来,又经过几年战争积累了不少经验的指挥员真的已经都靠边站了,他们又回到了2014年在北约指导下以让人看不懂的战术作战的腔调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