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旧文 - “印度落后的真正原因”
哲学求“真”,社科呢?我以为配用“真”字的社科人才是真正的社科人,动不动”用真“或自以为达到“真”字的人呢?今天读了一篇旧文“印度落后的真正原因”,作者秦晖。
米斯特秦开篇就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印度落后于中国的差距拉大了。可见就制度方面而论,印度经济中的积弊也的确甚多”,这话嘛,虽然谈不上什么真知灼见,倒也没有什么大毛病。当然,米斯特秦的着重点不在这里,而在后面,“当然,对于积弊何在,国外的主流看法却可能与国内的官式说法相反”。熟悉米斯特秦言论特点的人(对米斯特秦我真不敢用用“思想”或“学术”二字形容他),能猜出一二吧。
果然,米斯特上来就谈主义,首先归咎于尼赫鲁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计划经济。计划把经济搞僵化了这个我们高中学过,自家教科书就这么说,显不出谁的思想高明,但米斯特秦这里给自己挖坑却自己没意识到:作为民主的印度,何以因为尼赫鲁要搞工业化就一下子选择了那个社会制度那种经济制度呢?我以为这个脏水泼得不漂亮,他本该大谈一番印度是经过多么激烈的讨论才作出选择的,这才能体现米斯特秦思想的一贯性,对吧?
第二点,米斯特秦喜欢的那一套价值观来了,人道啊什么的,印度政府政府、东欧政府为人忌,为人计不能为所欲为,迈不动步,所以一时被中国抢了风头;那么中国当然就是米斯特秦眼里的坏典型,所以经济比印度好。
当然,米斯特秦对他那套还是充满了信心,所以文章的结尾说“而民主转型虽然在一个时期需要付出较多的“交易成本”,但转轨结果的公信力会使它具有较好的后势。就印度而论,其经济改革前期由于交易成本的增加并未很快表现出推动增长的效果。但是从前年起,印度经济已经开始明显加速,去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8%,股市市值增长七成,出口、投资、消费都出现强劲增长。许多观察家认为印度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乐观“。
这篇文章大概2009年发表的,但14年过去了,印度似乎并没有给米斯特秦长脸:09年的时候中国人家GDP是印度的4.4倍,现在呢?去年印度人均GDP 2098美元,中国11335美元,是印度的5.4倍。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了,形势挺严峻,不知道这次会不会给秦先生一个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