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迪士尼真人版《小美人鱼》?

非常简单地谈几句,针对该作反映出的电影创作与社会现象的问题。

这部作品是当今世界电影大环境的一个典型标志:对主流价值观在不顾客观情况下的强行贴合。

首先,这不尊重电影创作。对于原作,基础性设定的大改是对其的某种轻视。而对于电影本身,未修改的部分与大改的部分过于强行的结合,也必然导致表达效果的严重不足。二者往往产生冲突,既削弱了原作内容,也掣肘于电影改编想传达的“主流价值观”,让前者被牺牲,让后者不足以提供说服力。

如此一来,无论电影想表达什么,它显然都不能表达得很好。

这也引出了第二点“不尊重”,即对“主流价值观”的不尊重。与其强行将它塞进一个并不合适的大框架之中,从而造成说服力欠奉,还不如在完全原创的空地上从零开始,打造出完美契合主题的表意系统,至少也应该选取真正适合的原作。

显然,强行植入主流价值观的“改编”,其实并没有重视其价值观的传达效果,创作者自己对它似乎并没有抱有太坚实的信念。他们在做的似乎只是“完成任务”,做出一种“我们很重视”的姿态。一方面,选择最经典的原作,让这等级别的作品成为价值观的宣传载体,足见“重视”。另一方面,则是无视契合度的“全部植入”,让该价值观几乎成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在可行主题范围里的唯一,足见“重视”。

于是,电影质量如何,电影表达的价值观主题说服力如何,似乎就都无所谓了,有所谓的只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价值观基本概念朗诵。做个样子应付就行,而非去考虑能否真的引起重视和信服,而后者恰恰才是拍摄价值观传达之作品的应有意义---不仅是给人摆出来,更应该说服他。

事实上,这两点也是相辅相成的。电影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表达”的水准,而“主流价值观”正是“表达”的对象。因此,当你不尊重电影的时候,必然意味着你对价值观---是否有力,是否深刻,是否扩大群众影响力--的不尊重。你并不想为了它的发展真去做点什么,只想做出姿态,佯装在乎,看上去更像是单纯的避免舆论口伐。

甚至对电影评论家而言,带有相应价值观的作品都不能被判定为“不够好”,自己随之被剥夺了对电影进行艺术水准判断的权利,让位于“价值观”本身的存在与否---有了它,作品就只能是好的。立场先行,“电影”退让。

电影人的失格,“价值观传达者”的失格,其实是统一的。于作品本身而言也是一样,一部不好的电影必然有着一个失败的价值观内核,这其实是所有真正信仰其思想的人群应该抵制的东西,它扭曲、轻浮,甚至丑化了价值观,让它不仅不能服人,反而可能导致被反感甚至被否定。

例如漫威对《雷神4》的处理,强行拿出一个段落来讲述石头人(少数种族)以其无性别生理(同性与跨性别)进行的做爱(多重性取向),与整部作品毫无关联,其表达也受制于超短的篇幅而停留在“直给概念”,将所有需要提及的价值观打包奉上,随后就回归原片再不提及。这样的纯粹“完成任务”,于电影和价值观,都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然而,在现实的很多时候,似乎秉持着“过度也要传播”的理念,价值观的信仰人群反而会促成这种作品的出现,认为“不管讲的好不好,能不能讲好,反正通通都要讲”。这个人群的所求,其实也只是全社会的一个“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样的过度式理念,导致了电影人必须不考虑契合度地强行上价值观。

于是,至少在电影范畴里,怪异的现象就出现了:每个人都在佯装在乎,但每个人其实都不在乎。整个电影行业,以及价值观对象人群,甚至整个社会,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摆出姿态”的集体表演。

《小美人鱼》正是又一个典型。演员的长相绝不应该被攻击,那只是脱离电影范畴的单纯人身攻击。反映相关价值观的创作本身也不应该成为某种原罪,因为电影是创作者表达的媒介,而创作者当然可以表达任何思想。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思想,这个演员,与这个故事并不契合,反而只会让故事显得违和感严重,于价值观也只会起到让人反感的负作用。不要改编安徒生的童话,而是原创一个奇幻故事,一切自然就回归正常了。

只有当电影回到单纯的电影时,电影艺术的水准与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力才会真正好转。因为这意味着,对价值观“无视效果的过度强调”已经结束,电影人不再被绑架上价值观的战车,被迫用一切创作去承担其传播职责,而价值观核心人群也恢复了客观适度的健康心态。

电影好了,社会也就正常了,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价值观也就落地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