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黑马(一):司马懿的避世不出
新的历史轻小说《魏晋黑马》上线啦。
欢迎读者老爷们关注和评论,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东汉未年,群雄逐鹿、天下大乱,原本默默无闻的司马家族成功地崛起,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十六年的辛苦经营,到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家族走向了权力巅峰,在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历史中,他们实现了唯一的一次全国统一。
那么司马家族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呢?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但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出来为官呢?
因为他看不起曹操。
曹操出生宦官之家,“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
196年,曹操把汉献迎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力量不断膨胀,温县这个地方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司马懿要出山,就只得投奔他。可是司马家族是拥汉派,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心里肯定是耿介的。
再者,曹操是宦官出身,父亲是太监曹腾的养子。东汉时宦官声名狼藉。宦官专权,控制皇帝,屠杀忠良,“士子羞与为伍”。司马家族看不起曹操,自然还是有出身成分的因素在里面。
对曹操政权,打情怀上司马家还是拒绝的。
但是曹操就不这么想。
要想混得好,就得得到两种人的支持,
一种叫大佬,一种叫大咖。
要想吃得开,就离不开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这是社会基础。
曹操一直都是明白的。
更重要的是,团队离不开有才能、有本事的人的支持。
跟一群狼在一起共事,就只能是狼。
曹操很简单,就是铁了心设法拉拢他们。
三次下令,不遗余力地拉人才。
话说得恳切啊,如果有治国用兵之术,哪怕没好名声都不重要。
选贤举能。
有没有出身,有没有品德都不打紧。
能干活就行。
这个战略让有才之人都喜欢投奔他。
同时,曹操对有名望的大族特别关注。
所以司马家没跑了。
曹操对司马懿非常重视。
司马懿没出山前,社会上就流传着对他的评价,像尚书崔琰之类,与司马懿的哥哥关系好,都知道这货是个宝贝。
崔琰跟司马朗说,司马懿“少有奇节,”
一般人比不了,你还不拉进来。
曹操一拍脑门,马上就决定请他出山。
201年,曹操找到了司马懿,让他参加政权。
司马懿不愿意来,就称病。
曹操问,你到底来不来。
司马懿说我不来。
风痹病,中风,浑身关节痛。
当时他才22岁。曹操派人去看,究竟司马懿有没有这病。结果去了,司马懿干脆自残,一动不动。曹操派出的代表怎么观察也没看出毛病,在司马懿前面各种比划。司马懿镇定,眼皮都不眨。坚卧不动,顽强的了不得。
疯子啊跟天才,永远是同体的。
使者傻曹操可不傻。
曹操知道司马懿是装的,却抓不到把柄,没办法啊,台面上的事情过不去,尴尬。只能不了了之。
当然了说到这里还有一故事,前段时间的电视剧也戏剧地还原了这个场景。
司马懿装病时,怕走漏风声,就一直装得很好。
一次看天不错,想晒书,没多久下雨了,书是读书人的命啊。
司马懿来不及了,动作敏捷地跑去搬书,正巧被一个小丫鬟看到了,司马懿想到如果让人知道了,这一家人都要掉脑袋了。
让一家人掉脑袋不如让一个人掉脑袋。
就让老婆张春华杀了这个丫鬟。
谨慎甚微,心狠手辣。
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是他的特点,也是家族的特点。